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荣专利>正文

一种颈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798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托,包括前瓣体及后瓣体,所述前瓣体与后瓣体相互扣合且围合成管状构造,前瓣体与后瓣体围合的管腔内设置有吸汗垫巾,位于前瓣体和/或后瓣体上设置有用于承装引流管的引流球的承托单元,该颈托在使用时,将前瓣体和后瓣体扣设在患者的颈部,在前瓣体和后瓣体内设置吸汗垫巾,吸汗垫巾可有效吸附汗液,并且方便更换,可有效避免伤口感染的问题,利用设置在前瓣体和/或后瓣体上的承托单元,可将引流管的引流球放置在承托单元上,避免患者起身时,引流球坠落造成的脱管问题,因此该颈托能够有效解决引流管脱管问题,避免颈托佩戴过程中出汗造成的伤口感染,减少或消除颈托佩戴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托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是一种颈托。

技术介绍

[0002]颈椎后路或前路手术术后康复过程中,术后患者一般要求佩戴颈托,以实施对颈部的固定,颈椎手术一般在手术位置设置引流管,引流管上设置有引流球用于收集引流管导出的积液,由于引流管通过缝线缝制在伤口内部,当颈椎手术术后患者下床时,由于引流球本身重量较大,引流管与伤口的缝制位置一般无法支撑引流球本身的重量,亦即,病人下床时,在无承托的情况下,极其容易出现脱管现象,在对于病人术后产生很大影响;而且现有的颈托佩戴过程中,由于颈托多为柔性塑料或者泡沫,佩戴时间超过2个小时以上,在于颈部接触的位置很容易出汗,污染上后,并且出现压疮,进而对患者术后的康复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颈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托,能够有效解决引流管脱管问题,避免颈托佩戴过程中出汗造成的伤口感染,减少或消除颈托佩戴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
[0004]本技术中的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颈托,包括前瓣体及后瓣体,所述前瓣体与后瓣体相互扣合且围合成管状构造,所述前瓣体与后瓣体围合的管腔内设置有吸汗垫巾,位于前瓣体和/或后瓣体上设置有用于承装引流管的引流球的承托单元。
[0006]本技术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0007]所述前瓣体及后瓣体之间通过扣合机构连接,所述扣合机构使得前瓣体及后瓣体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0008]所述前瓣体及后瓣体整体呈剖开的半管状构造,位于前瓣体的一端设置有承托垫巾,所述承托垫巾与患者的下颌接触。
[0009]所述前瓣体及后瓣体的内壁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第一毛面,所述吸汗垫巾与第一毛面贴合的面设置有第一钩面。
[0010]所述第一毛面的展开轮廓与前瓣体及后瓣体展开后的轮廓吻合。
[0011]所述第一毛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条及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及第二连接条分别绕设在前瓣体及后瓣体上。
[0012]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毛面,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钩面,所述第二钩面与第二毛面连接。
[0013]所述承托垫巾整体呈布条状且一侧设置有第三钩面,所述承托垫巾包覆在前瓣体的一端位置且第三钩面与第一毛面连接。
[0014]所述扣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前瓣体上的第一扣片,所述后瓣体上设置有第二扣片,
所述第一扣片的两端延伸设置有扣合条片,所述扣合条片围合住前瓣体及后瓣体后且与第二扣片的穿孔连接。
[0015]所述承托单元包括设置在扣合条片上的承托布兜,所述承托布兜后侧设置有穿孔,所述扣合条片穿过穿孔。
[0016]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颈托在使用时,将前瓣体和后瓣体扣设在患者的颈部,在前瓣体和后瓣体内设置吸汗垫巾,吸汗垫巾可有效吸附汗液,并且方便更换,可有效避免伤口感染的问题,利用设置在前瓣体和/或后瓣体上的承托单元,可将引流管的引流球放置在承托单元上,避免患者起身时,引流球坠落造成的脱管问题,因此该颈托能够有效解决引流管脱管问题,避免颈托佩戴过程中出汗造成的伤口感染,减少或消除颈托佩戴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颈托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和图3是本技术改进后的颈托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4、图5和图6是本技术改进后的颈托三视图;
[0020]图7是第一毛面的平面示意图;
[0021]图8是吸汗垫巾的平面示意图;
[0022]图9是承托垫巾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至图9,对本颈托的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0024]一种颈托,包括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所述前瓣体100与后瓣体200相互扣合且围合成管状构造,所述前瓣体100与后瓣体200围合的管腔内设置有吸汗垫巾300,位于前瓣体100和/或后瓣体200上设置有用于承装引流管的引流球的承托单元。
[0025]该颈托在使用时,将前瓣体100和后瓣体200扣设在患者的颈部,在前瓣体100和后瓣体200内设置吸汗垫巾300,吸汗垫巾300可有效吸附汗液,并且方便更换,可有效避免伤口感染的问题,利用设置在前瓣体100和/或后瓣体200上的承托单元,可将引流管的引流球放置在承托单元上,避免患者起身时,引流球坠落造成的脱管问题,因此该颈托能够有效解决引流管脱管问题,避免颈托佩戴过程中出汗造成的伤口感染,减少或消除颈托佩戴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
[0026]所述吸汗垫巾300可选用材料透气的棉垫,与患者颈部接触的过程中也更为舒适。
[0027]为方便实施对前瓣体及后瓣体200的固定及拆卸,以方便将该颈托套设在患者的颈部,所述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之间通过扣合机构连接,所述扣合机构使得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0028]为解决患者在佩戴该颈托进食、洗漱时的存在的问题,所述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整体呈剖开的半管状构造,位于前瓣体100的一端设置有承托垫巾400,所述承托垫巾400与患者的下颌接触。
[0029]患者佩戴颈托进食或者洗漱时,由于下颌骨张开,下颌骨与前瓣体100之间容易出现间隙,污水或者脏污很容易从缝隙内进入,进而造成较为严重的感染问题,对此,在前瓣
体100与下颌骨接触的位置设置承托垫巾400消除该间隙,避免污水或者脏污进入缝隙造成的感染问题,该承托垫巾400还能有效提高佩戴舒适度,吸附佩戴时产生的汗液。
[0030]具体地,为方便吸汗垫巾300的拆卸清洗,所述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的内壁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第一毛面500,所述吸汗垫巾300与第一毛面500贴合的面设置有第一钩面310。
[0031]利用吸汗垫巾300的第一钩面310与第一毛面500粘贴在一起,安装该吸汗垫巾300方便,并且放置随意脱落,拆卸也极为便捷。
[0032]具体地,在对第一毛面500制作的时候,所述第一毛面500的展开轮廓保持与前瓣100及后瓣体200展开后的轮廓吻合状态。
[0033]在实施对第一毛面500与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的安装时,所述第一毛面50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条510及第二连接条520,所述第一连接条510及第二连接条520分别绕设在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上。
[0034]所述第一连接条5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毛面511,所述第二连接条5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钩面521,所述第二钩面521与第二毛面511连接。
[0035]安装时,一连接条510及第二连接条520分别绕设在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上,且使得第二钩面521与第二毛面511贴合固定,安装及拆洗也更为便捷。
[0036]为实施对承托垫巾400的固定,避免承托垫巾400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托,包括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所述前瓣体(100)与后瓣体(200)相互扣合且围合成管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瓣体(100)与后瓣体(200)围合的管腔内设置有吸汗垫巾(300),位于前瓣体(100)和/或后瓣体(200)上设置有用于承装引流管的引流球的承托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之间通过扣合机构连接,所述扣合机构使得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整体呈剖开的半管状构造,位于前瓣体(100)的一端设置有承托垫巾(400),所述承托垫巾(400)与患者的下颌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的内壁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第一毛面(500),所述吸汗垫巾(300)与第一毛面(500)贴合的面设置有第一钩面(3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面(500)的展开轮廓与前瓣体(100)及后瓣体(200)展开后的轮廓吻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面(500)的上下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荣潘爱红章新琼陈晓菊
申请(专利权)人:庞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