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的新型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71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的新型导管,它包括管身1、弯曲部导管2、头端第一导管3、头端第二导管4,导管整体长度125cm,头端第一导管3与头端第二导管4之间夹角可塑形调节,导管表面涂有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中肝动脉的造影,可提高桡动脉入路肝动脉介入手术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医生术中X线辐射时间及辐射量,降低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填补临床上无专门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的专用导管的空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的新型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的新型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是肝癌治疗中广泛采用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主要采用细长的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肝脏肿瘤供血动脉,经该导管注入适量的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切断肿瘤血供和营养,使肿瘤缺血而发生坏死。经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相比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术,患者术后舒适度高,术后能够即刻下床,生活能够自理,避免了卧床制动,因此更易被肝癌患者所接受,同时也降低了卧床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的风险。但是,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在我国的临床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上尚无专门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的专用导管。现阶段介入术中采用的肝动脉造影导管,主要为直径为4F或5F MPA多功能造影导管。MPA导管前端曲率较小,超选肝动脉时,更适用于肝动脉开口向下,与腹主动脉夹角在60
°
以内的血管。对于开口向上,与腹主动脉夹角在60
°
至90r/>°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的新型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1)、弯曲部导管(2)、头端第一导管(3)、头端第二导管(4);所述管身(1)、弯曲部导管(2)、头端第一导管(3)、头端第二导管(4)的管体为直管构造;所述管身(1)和弯曲部导管(2)的一端呈135
°
连接;所述弯曲部导管(2)的另一端与头端第一导管(3)的一端呈135
°
连接,使得管身(1)与头端第一导管(3)在同一平面上且夹角为90
°
;所述头端第一导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头端第二导管(4)连接,使得头端第二导管(4)与管身(1)在同一平面上且弯向管身(1)的一侧;所述头端第二导管(4)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为可塑形编织网,头端第二导管(4)通过塑形与头端第一导管(3)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0
°‑
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手术的新型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欣任正刚曹屹岭李璟寰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