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54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减小轮速传感器的配置空间并提高外观性的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其应用于跨骑型车辆(1),其中,该跨骑型车辆(1)包括:前叉(40),其将前轮(WF)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制动钳(38),其对前轮(WF)的制动盘(37)进行制动;以及轮速传感器(70),其检测前轮(WF)的旋转状态。前叉(40)具有对前轮(WF)的车轴(36)进行轴支承的底部托架(42)。在底部托架(42)上形成有从该底部托架(42)向车身后方延伸并支承制动钳(38)的支承部(44),将轮速传感器(70)安装于支承部(44)的下部。使用指向车宽方向的单一的紧固部件(71),将轮速传感器(70)固定于从支承部(44)向车身下方延伸的板状的支撑部(51)。状的支撑部(51)。状的支撑部(5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特别是,涉及应用于由左右一对前叉对前轮进行轴支承的跨骑型车辆的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将用于检测跨骑型车辆的车速、车轮的锁止状态的轮速传感器配置在前轮的车轴附近的构成。
[0003]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构成:在具备将前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轴支承的左右一对前叉的二轮摩托车中,在以前叉的下端部支承车轴的底部托架上安装有轮速传感器。更详细来说,具有从底部托架向后方延伸并支承制动钳的支承部,将轮速传感器固定于从该支承部向下方延伸的板状支撑的车宽方向外侧。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671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但是,专利文献1的构成存在因用于固定轮速传感器的螺栓夹着轮速传感器上下配置2个而容易导致配置空间增大,且由于传递传感器信号的线束沿着底部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表面布置在车身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其应用于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包括:前叉(40),其将前轮(WF)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制动钳(38),其对所述前轮(WF)的制动盘(37)进行制动;以及轮速传感器(70),其检测所述前轮(WF)的旋转状态,所述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前叉(40)具有对所述前轮(WF)的车轴(36)进行轴支承的底部托架(42),在所述底部托架(42)上形成有支承部(44),该支承部(44)从该底部托架(42)向车身后方延伸并支承所述制动钳(38),所述轮速传感器(70)安装在所述支承部(44)的下部,下侧突起部(61)、第2螺栓(46)及紧固部件(71)在从车身侧面观察时以直线状并列配置,其中,所述下侧突起部(61)设置在所述制动钳(38)的靠下方的位置并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所述第2螺栓(46)将所述制动钳(38)固定于所述支承部(44),所述紧固部件(71)对所述轮速传感器(70)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40)具有对所述前轮(WF)的车轴(36)进行轴支承的底部托架(42),在所述底部托架(42)上形成有支承部(44),该支承部(44)从该底部托架(42)向车身后方延伸并支承所述制动钳(38),所述轮速传感器(70)安装在所述支承部(44)的下部,所述轮速传感器(70)具有用于向所述支撑部(51)安装的安装部(73),在所述支撑部(51)上形成有收容所述安装部(73)的凹部(51a),所述安装部(73)为长度方向指向车身前后方向的板状部件,在将所述轮速传感器(70)安装于所述支撑部(51)时,所述安装部(73)的上端面(73b)沿着所述支承部(44)的下表面(44a),在所述底部托架(42)上设有作为所述支承部(44)的下侧支承部和位于该下侧支承部(44)的上方的上侧支承部(43),所述轮速传感器(70)安装在所述下侧支承部(44)的下部,所述下侧支承部(44)的下表面(44a)形成为在从车身侧面观察时前高后低,所述车轴(36)配置在所述轮速传感器(70)的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板状的支撑部(51),该板状的支撑部(51)从所述支承部(44)向车身下方延伸,所述轮速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野龙太郎高桥智誓吉田博昭半田悦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