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248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其包括冷却区域、设置在耐磨钢球锻造机和冷却区域之间的送料单元、自动排球单元、钢球提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双层料床和上下层轨道的设置,能够充分的利用锻造耐磨钢球的余热对冷却后进入二次加热系统之前的耐磨钢球进行预热,从而杜绝能量的损耗和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冷却和预热所用轨道进行上下叠设,进而减小轨道占用空间,结构简单,方便实施。方便实施。方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耐磨钢球热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耐磨钢球的生产工艺,其基本过程如下:
[0003]1)、首先,将钢棒输送至钢棒加热炉内加热,加热后的钢棒输送至剪棒机内剪成多段,然后将每段逐个的输送至粗锻机和精锻机,锻打呈球状;
[0004]2)、将锻成型的钢球通过提送装置输送至冷却系统进行冷却,然后将冷却后的钢球输送至二次加热系统内进行再次加热,最后将再次加热的钢球输送至淬火系统和回火系统内进行处理,完成钢球的生产。
[0005]然而,在冷却过程中,需要将800℃的钢球降温至200℃,然后将200℃输送至二次加热系统内进行再次加热,因此,在800℃降温至200℃过程中,大部分采用的都是风冷,而且风冷的过程中,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直接损耗,这样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同时,风冷所需要的轨道极长,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其包括冷却区域、设置在耐磨钢球锻造机和所述冷却区域之间的送料单元、以及自动排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域包括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的双层料床、设置在所述双层料床内的下层轨道和上层轨道、冷却风机,其中所述进料端和所述出料端位于所述双层料床的同一端部,且所述出料端位于所述进料端的上方,所述的下层轨道具有第一进球端部和第一出球端部,所述上层轨道具有第二进球端部和第二出球端部,所述的第一进球端部与所述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二出球端部与所述出料端连通;所述的自动排球单元包括自所述出料端向外延伸的排球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出球端部和所述排球轨道之间的排球接驳器;所述的热移位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出球端部和所述第二进球端部相衔接且能够将耐磨钢球自所述下层轨道提升至上层轨道的钢球提升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轨道和所述上层轨道均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其中所述下层轨道的第一进球端部位于第一出球端部的上方,耐磨钢球自第一进球端部向第一出球端部自由滚动;所述上层轨道的第二进球端部位于第二出球端部的上方,耐磨钢球自第二进球端部向第二出球端部自由滚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料床包括并排且连通的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的下层轨道包括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轨道本体和第二轨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本体和所述第二轨道本体之间的第一轨道接驳器;所述的上层轨道包括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三轨道本体和第四轨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轨道本体和所述第四轨道本体之间的第二轨道接驳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接驳器和所述第二轨道接驳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形成有单个耐磨钢球取料槽的接驳轮盘、驱动所述接驳轮盘自转的驱动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钢球锻造余热的热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风机有多个且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的底部,其中所述第一轨道本体和第二轨道本体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铭根周志明蒋栋翔金博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门子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