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的绝缘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44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接触器,包括一个底座单元(10)和一个基座单元(20);一个控制触头组单元(90)和一个电源触头组单元(91)在基座单元(20)形成的腔体内工作;一个支持件(71)可动地插入安装到基座单元(20)腔体内,其上安装有可动控制接触件(51a,51b)、可动电源接触件(61)、可动铁心(72)以实现其相互联动;一个绝缘隔离面(66)位于控制触头组单元(90)和电源触头组单元(91)之间,并将基座内的空间分为两层,其与支持件(71)贴合,使两层空间相互独立和封闭,实现控制触头组单元(90)和电源触头组单元(91)之间的绝缘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接触器各零件安装维修方便,减小设备的尺寸,为触头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是一种能保证接触器的控制触头组单元 与电源触头组单元之间良好绝缘的接触器。
技术介绍
一种现有接触器内部结构如图l所示,接触器的基座1是一个整体件,基 座1上存在一个分隔面11,所述分隔面11将基座内的空间分为连通的上下两部分。安装时,在将带有主动触头14和辅助动触头12的触头支持件17安装 到基座的过程中,需将上述部件从基座下部的预留安装孔向上(沿图l所示箭 头方向)插入到基座中。因为基座是一个整体件,因此在触头支持件17安装 前,需先将动触头组件安装到触头支持件17上,为了保证辅助动触头12能顺 利进入基座,在分隔面11上必须设有允许辅助动触头12通过的孔13,该孔 13不仅能使触头支持件17—还能使辅助动触头12通过;安装完成后,在分割 面与触头支持件17之间会留有一个很大的空间,上下两层并不能相互独立使 用。这就导致在接触器工作时,由于分隔面11与触头支持件17之间的开孔不 能封闭,4吏基座内的空间处于连通状态,因此,在辅助触头组(辅助动触头12、 辅助静触头15)与主触头组(主动触头14、主静触头16)之间的分隔面11无 法将主触头与辅助触头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触器的绝缘保护结构,所述接触器包括:    一个底座单元(10)和一个位于所述底座单元(10)上的基座单元(20);    一个控制触头组单元(90)和一个电源触头组单元(91)位于所述基座单元(20)形成的腔体内;    所述控制触头组单元(90)主要由可动控制接触件(51a,51b)和固定控制接触件(50a,50b)组成;    所述电源触头组单元(91)主要由可动电源接触件(61)和固定电源接触件(60)组成;    其特征在于:    一个支持件(71)可动地插入安装到基座单元(20)形成的腔体内,其上安装有控制触头组单元(90)中的可动控制接触件(51a,51b)和电源触头组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的绝缘保护结构,所述接触器包括一个底座单元(10)和一个位于所述底座单元(10)上的基座单元(20);一个控制触头组单元(90)和一个电源触头组单元(91)位于所述基座单元(20)形成的腔体内;所述控制触头组单元(90)主要由可动控制接触件(51a,51b)和固定控制接触件(50a,50b)组成;所述电源触头组单元(91)主要由可动电源接触件(61)和固定电源接触件(60)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支持件(71)可动地插入安装到基座单元(20)形成的腔体内,其上安装有控制触头组单元(90)中的可动控制接触件(51a,51b)和电源触头组单元(91)中的可动电源接触件(61)及底座单元(10)中的可动铁心(72),所述支持件(71)用于实现所述可动控制接触件(51a,51b)、可动电源接触件(61)、可动铁心(72)的联动功能;一个整体的绝缘隔离面(66)位于控制触头组单元(90)和电源触头组单元(91)之间,所述整体的绝缘隔离面(66)与支持件(71)紧密配合,使基座单元(20)内的上下两层空间相互独立,以实现控制触头组单元(90)和电源触头组单元(91)之间的绝缘隔离效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单 元(20)是由控制触头组单元基座(53a,53b)、电源触头组单元基座(63)上下组合而 成,所述整体的绝缘隔离面(66)位于电源触头组单元基座(63)和控制触头组单元 基座(53a,53b)之间,形成其分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德鑫靳海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