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点检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41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7
一种多功能点检仪器,属于设备检测仪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集听音检测、振动测量和温度测量于一体,并通过WIFI信号传输到手机或电脑实现无线接收,也可以通过WIFI联网实现云存储、大数据分析等管理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的多功能点检仪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手持终端和可拆分的伸缩式听音棒;手持终端包括:照相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振动测量单元、控制单元和听音头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一台检测仪器就能完成设备点检所需要的听音检测、振动测量、温度测量等,更重要的是这些检测数据是在同一个管理平台上完成的,所有的数据均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分许、管理,可以做到对于被检测设备的综合数据分析,完全克服单一设备检测需要在各自平台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弊端。测需要在各自平台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弊端。测需要在各自平台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点检仪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设备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0002]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劣化分析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判断设备运行状况和设备健康水平的先进方法,运行维护人员检测时必备的三件检测仪器:听音(棒)检测仪、振动测量仪、红外测温仪(成像仪)和一个辅助工具:手电筒,也就是说运行维护人员检测时基本要携带三种测量仪器,还要有一个记录本——用于记录检测结果。对于听音检测、振动测量、温度测量等都是三种独立的检测仪器,测量结果一般是用记录本手写记录。对于普通的听音(金属听音棒)检测,只能当场根据经验进行判断设备健康与否更是无法进行记录,可能有的检测仪器有记录功能(如专利技术专利ZL2016100155919涉及的电子听音棒),这些检测项目都是在其各自的管理平台上纵向分析各自的检测数据,无法在一个管理平台横向进行其它检测项目参考综合分析,对设备健康诊断各自为政、无法做到对各检测项目的结果去综合分析判断。
[000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技术专利:ZL201220443019.X中公开了一种点检仪,将红外测温仪和振动测量仪进行整合到一台仪器上,但是振动传感器是用航空插头连接的,独立于测量终端外的一个附件,实际上就是一台红外测温仪外带振动测量功能,没有真正做到一体化,更是没有听音检测的功能。
[000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技术专利:ZL201921151349.X中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点检仪器,将功能测量,包括:听音检测、振动测量、温度测量做成模块化结构,利用同一个控制模块和功能模块进行组合,解决了听音检测、振动测量、温度测量整合的问题,实现“一带三”。如果对运行设备进行单一功能测量,特别是在同一管理平台上对数据变化的分析及对比,判断设备劣化趋势等确实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对于运行维护人员的巡视检查工作还是有不小的麻烦,一是每个模块相当于一个测量仪器,巡视检查时仍然需要带三种“仪器”,不过体积小了而已,另外一方面,对多台设备进行巡视检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频繁更换功能模块的情况,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巡视检查时间,大大降低了巡视检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集听音检测、振动测量和温度测量于一体,并通过WIFI信号传输到手机或电脑实现无线接收,也可以通过WIFI联网实现云存储、大数据分析等管理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的多功能点检仪器。
[0006]本专利技术包括手持终端和可拆分的伸缩式听音棒;手持终端包括:照相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振动测量单元、控制单元和听音头单元;
[0007]照相单元上有一个钩锁与电磁铁插销相连锁,电磁铁励磁,电磁铁插销吸合,照相单元的开合部分安装有扭簧;
[0008]照相单元由数字图像传感器、照明灯和环境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组成,数字图像
传感器型号为OV5640,照明灯为功率为1W的白色LED,环境光传感器型号为TEMT6000,由一个高灵敏可见光光敏三极管构成,微处理器型号为STM32F446RCT6,该芯片一方面负责对照相单元的数字图像传感器、照明灯和环境光传感器进行数据处理和指令控制,另一方面与控制单元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通信;
[0009]测温单元的结构与照相单元结构相同;
[0010]测温单元由红外成像传感器、激光二极管、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组成,红外成像传感器型号为MLX90640,激光二极管型号为HLM6510,激光测距传感器型号为VL53L0X,微处理器型号为STM32F446RCT6,该芯片一方面负责对红外成像传感器、激光二极管和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和指令控制,另一方面与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通信,I2C接口与红外成像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相连,激光二极管接到一个普通IO口,控制其通断,UART接口与控制单元中微处理器的UART接口相连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传输;
[0011]振动传感器型号为CA

YD

135,完成信号采集、电荷转换、模拟输出,直接进行AD转换;
[0012]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WIFI发射模块、蓝牙发射模块、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功能键和电池组成;微处理器型号为STM32F446RCT6,前向通道通过UART接口与照相单元、测温单元进行数据通信,对振动传感器的模拟数据进行AD转换,并对这些测量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处理,后向通道对测量数据进行WIFI发射模块发射,供手机或电脑接收,WIFI也可以完成云端连接,听音信号一方面可以直接通过听音头单元听音,也可以通过蓝牙发射模块发射听音信号,供蓝牙接收机接收听音;WIFI发射模块和蓝牙接收模块为一体化结构,型号为ESP32

S,WIFI发射模块和蓝牙接收模块与微处理器通过串行口相连,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型号为2.0寸液晶显示屏,驱动芯片LGDP4525,功能键,手持终端上设有3个功能键,一是电源开关键、振动测量键和听音检测键;电池:本机设有18650规格的锂电池;
[0013]伸缩式听音棒与手持终端,通过振动传感器的外螺纹和伸缩式听音棒的内螺纹相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图形交互选择测量功能,用一台检测仪器就能完成设备点检所需要的听音检测、振动测量、温度测量等,更重要的是这些检测数据是在同一个管理平台上完成的,所有的数据均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分许、管理,可以做到对于被检测设备的综合数据分析,完全克服单一设备检测需要在各自平台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15]图1 为多功能点检仪器的基本结构图;
[0016]图2 为多功能点检仪器手持终端结构图;
[0017]图3a是钩锁结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b是图3a的侧面放大图;
[0019]图4 为多功能点检仪器照相单元原理框图;
[0020]图5 为多功能点检仪器测温单元原理框图;
[0021]图6 为多功能点检仪器手持终端原理框图;
[0022]图7 为多功能点检仪器听音检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用于判断转动机械、电气设备运行状况的多功能点检仪器,可以进行电子听音检测、机械振动测量、红外成像温度测量,主要用于设备运行维护、故障诊断和技术管理领域。
[0024]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听音检测、振动测量和温度测量,并通过WIFI信号传输到手机或电脑实现无线接收,也可以通过WIFI联网实现云存储、大数据分析等管理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同时将听音信号通过蓝牙无线传输到蓝牙耳机上听音。
[0025]本专利技术包括:手持终端和可以拆分的伸缩式听音棒。
[0026]其中,手持终端上安装有:振动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照相单元、液晶显示器及触摸屏、功能按键和听音头;温度测量单元由红外成像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组成。照相单元由图像传感器(摄像头)和照明LED组成。测温单元和照相单元是内藏式,可以根据需求独立弹出进行工作。所述的手持终端正常工作显示屏为图像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点检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终端(1)和可拆分的伸缩式听音棒(2);手持终端(1)包括:照相单元(11)、温度测量单元(12)、振动测量单元(13)、控制单元(14)和听音头单元(15);照相单元(11)上有一个钩锁(115)与电磁铁插销(116)相连锁,电磁铁(117)励磁,电磁铁插销(116)吸合,照相单元(11)的开合部分安装有扭簧(118);照相单元(11)由数字图像传感器(111)、照明灯(112)和环境光传感器(113)和照相单元微处理器(114)组成,数字图像传感器(111)型号为OV5640,照明灯(112)为功率为1W的白色LED,环境光传感器(113)型号为TEMT6000,由一个高灵敏可见光光敏三极管构成,照相单元微处理器(114)型号为STM32F446RCT6,该芯片一方面负责对照相单元(11)的数字图像传感器(111)、照明灯(112)和环境光传感器(113)进行数据处理和指令控制,另一方面与控制单元(14)的控制单元微处理器(141)进行数据通信;温度测量单元(12)的结构与照相单元(11)结构相同;温度测量单元(12)由红外成像传感器(121)、激光二极管(122)、激光测距传感器(123)和测温单元微处理器(124)组成,红外成像传感器(121)型号为MLX90640,激光二极管(122)型号为HLM6510,激光测距传感器(123)型号为VL53L0X,测温单元微处理器(124)型号为STM32F446RCT6,该芯片一方面负责对红外成像传感器(121)、激光二极管(122)和激光测距传感器(123)的数据处理和指令控制,另一方面与控制单元(14)的控制单元微处理器(141)进行数据通信,I2C接口与红外成像传感器(121)和激光测距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向东姜宝双吴枭雄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