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熟开关厂专利>正文

断路器用定位、反弹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40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断路器用定位、反弹跳结构,增设在断路器主轴的左端,它包括一对侧板,安装在基座上;一对轴承,套置在主轴上,并位于一对侧板的轴承槽内;一拉簧固定轴,固定在一对侧板之间;一连杆接板,固定在主轴上;一转轴,安装在连杆接板上;一对拉簧,其一端安装在拉簧固定轴上,另一端安装在转轴上;一连杆,一端与连杆接板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断路器的动触头上;一对轴座,安装在主轴上,并与基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定位可靠、主轴不易弯曲、能保证触头合闸超程一致、有效防止触头弹跳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用定位、反弹跳结构,特别是安装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较大的框架式断路器的主轴上,起定位、防止主轴弯曲和断路器触头反弹跳的作用。原有的框架式断路器,由于所使用的额定电流较小,因而其框架的尺寸也较小,相对应的主轴的长度也较短,所以在主轴上仅需设置一套定位、反弹跳结构就可以了,但是,随着电流容量的增大(额定电流≥4000A),框架式断路器的框架尺寸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断路器主轴的长度也不断加长,使主轴的细长比L/D大于30倍以上,这种大跨距超程的主轴仅在一端设置一套定位、反弹跳结构会给断路器带来很多的缺陷首先,断路器在分闸后,触头相应的反弹边由于轴的L/D过大,使其弹跳更加加剧;其次,机构在合闸后,未设置定位、反弹跳结构一端的主轴容易扭曲而变弯,导致合闸同步性差、合闸超程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断路器分断能力降低,短时耐受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触头弹跳加剧,会导致电弧重燃,使断路器在短路大电流下瞬时分断后,电弧燃烧加剧,极大限制了断路器的性能指标。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必须在断路器主轴的另一端上增设一套定位、反弹跳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定位可靠、主轴不易弯曲、能保证触头合闸超程一致、有效防止触头弹跳的断路器用定位、反弹跳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断路器用定位、反弹跳结构,增设在断路器主轴10的左端,它包括一对侧板21,安装在断路器框架1的基座8上;一对轴承5,套置在主轴10上,并安装在一对侧板21的轴承槽2内;一拉簧固定轴19,固定在一对侧板21之间;一连杆接板3,固定在主轴10上,并位于一对侧板21之间;一转轴13,安装在连杆接板3上;一对拉簧16,其二端分别设有拉簧座23、15,拉簧座23安装在拉簧固定轴19上,拉簧座15安装在转轴13上;一连杆14,一端与连杆接板3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断路器的动触头上;一对轴座7,安装在主轴10上、一对侧板21的两侧,并与基座8固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侧板21有一对,在每一侧板21上开设有轴承槽2,轴承槽2内安装有轴承5,轴承5套置在主轴10上,螺钉22穿过轴承5上相对应的通孔、侧板21上的轴承螺孔9后将一对轴承5固定。本技术的拉簧固定轴19穿过一对侧板21上对应的螺孔6后用螺帽11固定,在拉簧固定轴19上开设有拉簧槽18,本技术的连杆接板3焊固在主轴10上,在连杆接板3上安装有转轴13,在转轴1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卡簧槽12,一对拉簧16的一端分别通过其上的拉簧座23套置在拉簧固定轴19的拉簧座槽18内,一对拉簧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其上的拉簧座15套置在转轴13上,拉簧座15的左、右两端通过挡圈4、卡簧17卡入卡簧槽12内而加以定位。本技术的连杆14的一端与连杆接板3连接,另一端与断路器的动触头连接,当主轴10旋转时,带动连杆接板3转动,进而带动连杆14、动触头动作,从而完成断路器的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合闸和分闸。本技术在主轴10上、一对侧板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座7,轴座7与基座8固定。轴座7对主轴10起限位的作用。本技术在断路器合闸时,由操作盖20右端内的机构带动主轴10作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带动其上的连杆接板3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进而由连杆14带动断路器的动触头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动触头合闸于静触头上,合闸后,动触头内的弹簧被压缩,这时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反力,该反力通过连杆14、连杆接板13作用于主轴,由于在主轴10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因而其弯曲度也受到了限制,扭转也受到了限制,从而使触头合闸超程一致,使短路大电流所产生的电动斥力被动触头内的弹簧反力所克服,可以极大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短时耐受能力等性能指标。本技术在断路器分闸时,也是由操作盖20右端内的机构带动主轴10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带动其上的连杆接板3逆时针旋转,从而使连杆14带动断路器的动触头顺时针旋转,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开来,分闸后,撞击断路器内部的限位挡块,使触头产生弹跳,这时由于在拉簧固定轴19与连杆接板3之间设置有拉簧16,而拉簧16的作用力与触头弹跳方向是相反的,所以限制了触头的弹跳,使断路器分闸开距得到了有效保证,避免了电弧重燃,使短路极限电流分断能力得到提升(试验证明可达120KA)。本技术由于在主轴10的左端增设有一套定位、反弹跳结构,该装置与原有操作盖20右端内主轴10上的一套定位、反弹跳结构成对称分布,使框架式断路器在尺寸较大、主轴较长时更具有定位可靠、主轴不易弯曲,同时能保证触头合闸超程一致、有效防止触头弹跳等优点,而且该装置与原有结构比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用定位、反弹跳结构,增设在断路器主轴(10)的左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对侧板(21),安装在断路器框架(1)的基座(8)上;一对轴承(5),套置在主轴(10)上,并安装在一对侧板(21)的轴承槽(2)内;一拉簧固定轴(19),固定在一对侧板(21)之间;一连杆接板(3),固定在主轴(10)上,并位于一对侧板(21)之间;一转轴(13),安装在连杆接板(3)上;一对拉簧(16),其二端分别设有拉簧座(23)、(15),拉簧座(23)安装在拉簧固定轴(19)上,拉簧座(15)安装在转轴(13)上;一连杆(14),一端与连杆接板(3)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断路器的动触头上;一对轴座(7),安装在主轴(10)上、一对侧板(21)的两侧,并与基座(8)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断路器用定位、反弹跳结构,增设在断路器主轴(10)的左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对侧板(21),安装在断路器框架(1)的基座(8)上;一对轴承(5),套置在主轴(10)上,并安装在一对侧板(21)的轴承槽(2)内;一拉簧固定轴(19),固定在一对侧板(21)之间;一连杆接板(3),固定在主轴(10)上,并位于一对侧板(2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春潮杨学军管瑞良王卫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