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臣义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的出线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32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的出线座组件,属开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出线座壳体与导电棒之间软连接的导电性能存在的问题。构成中包括出线座壳体、导电棒和软连接,导电棒位于出线座壳体内孔中,软连接位于出线座壳体内孔和导电棒之间,改进为:软连接由一组弹性导电片组成,弹性导电片相互叠码形成空心圆柱体,其内孔、外壁分别触压导电棒外壁及出线座壳体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弹性导电片与导电棒和出线座壳体内孔形成轴向线接触,接触面积大、电流分配均匀且散热快;依靠弹性导电片的弹性变形,导电棒可自如转动,转动时导电棒与弹性导电片的接触关系不变,导电棒转角无限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元件,特别是高压隔离开关导电部分的出线座组件,属开关

技术介绍
在高压电网上大量使用双柱型或V型中央断开式高压隔离开关,其构成包括四个部分,即导电部分、绝缘部分、传动部分和操作部分,其中,导电部分是高压隔离开关的核心部件,其结构性能直接影响高压隔离开关的使用性能。导电部分由接线端子、导电臂、出线座组件及触头、触指组成,出线座壳体及安装在其内的软连接、导电棒共同构成出线座组件。接线端子设置在出线座上端,带有触头或触指的导电臂与出线座壳体固接。隔离开关断开或闭合操作时导电棒随之转动,转动时导电棒与软连接之间的接触方式不能改变。目前,通用的导电棒与软连接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滚轮式,另一种是软导电带式,前者因接触面积小、使用寿命短而渐被淘汰,后者以其连接可靠、性能稳定而多采用,但软导电带式存在着如下缺点1.导电棒的旋转角度受软导电带长度限制;2.软导电带与出线座壳体的锡焊连接增大电阻;3.特殊情况下导电棒的转角超过许用角度,软导电带要承受挤压或拉伸,导致软导电带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导电性能好、导电棒转动自如的高压隔离开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的出线座组件,构成中设有出线座壳体、导电棒和软连接,导电棒位于出线座壳体内孔中,软连接位于出线座壳体内孔和导电棒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由一组弹性导电片(2)组成,所述弹性导电片相互叠码形成空心圆柱体,其内孔、外壁分别触压导电棒(3)外壁及出线座壳体(1)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的出线座组件,构成中设有出线座壳体、导电棒和软连接,导电棒位于出线座壳体内孔中,软连接位于出线座壳体内孔和导电棒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由一组弹性导电片(2)组成,所述弹性导电片相互叠码形成空心圆柱体,其内孔、外壁分别触压导电棒(3)外壁及出线座壳体(1)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隔离开关的出线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片弯折其横截面呈V型,两翼面上设有横向槽(2-2),两翼面边缘外弯呈弧形面(2-3),弹性导电片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臣义陈文铸李世璞
申请(专利权)人:张臣义陈文铸李世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