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解通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228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解通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解通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解通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升解通瘀汤在临床应用多年,效果明显,功效有升陷解毒,活血利水,主治难治性心绞痛,大气下陷、血瘀络阻,症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或兼下肢水肿,舌淡暗质嫩或舌紫,脉沉弱、左寸尤甚。
[0003]史载祥教授认为,难治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普通冠心病心绞痛病理基础上的复杂化。普通冠心病心绞痛的主导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在治疗难治性心绞痛时不但要重视活血化瘀,还要重视清热解毒。史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寒、热、郁、瘀等各种病因长期作用形成瘀阻冠脉,由血瘀进一步导致胸中大气下陷,由于气虚血瘀,导致气虚水停和“血不利则为水”,因此,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肢体浮肿等症状。基于以上病机特点,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证候特点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因此,史教授认为,升陷解毒、活血利水是防治难治性心绞痛的基本治疗原则。根据以上认识,史教授在张锡纯升陷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用药经验,组成符合这一治疗原则的“升解通瘀汤”,长期的临床观察表明,该方对难治性心绞痛非常有效。方中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为“疮家圣药”,能扶正托毒,为主药;张锡纯言:“大气者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原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故以党参健脾补后天大气之本,山茱萸补肾充先天大气之源,共为臣药;升麻、柴胡、知母、桔梗4味既能升举清阳,又能理气解毒,且防补益药物之温燥,三棱、益母草2药通脉化瘀利水,以上6药共为佐使。
[0004]升解通瘀汤是在古方的基础上经多年临床实际运用效果所总结出的经验方,以往由患者自行煎煮,煎煮效果差异较大会对临床疗效有着显著影响。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升解通瘀的中药组合物的13个主要活性成分,以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异鼠李素、黄芪甲苷、知母皂苷B2、菝葜皂苷元、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C、桔梗皂苷D、阿魏酸、姜黄素、党参炔苷、益母草碱作为评判指标,得出了一种最优的升解通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解通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2

18份,党参7

11份,山茱萸10

14份,益母草8

12份,三棱4

8份,柴胡10

14份,莪术4

8份,升麻7

11份,桔梗10

14份,知母12

18份。
[0007]优选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份,党参9份,山茱萸12份,益母草10份,三棱6份,柴胡12份,莪术6份,升麻9份,桔梗12份,知母15份
[0008]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制剂。
[0010]优选的,所述药物制剂包括水煎剂、片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丸剂、溶液剂。其中的固体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和散剂。在这些固体剂型中,活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常规惰性赋形剂(或载体)混合,如柠檬酸钠或磷酸二钙,或与下述成分混合:(a)填料或增容剂,例如,淀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和硅酸;(b)粘合剂,例如,羟甲基纤维素、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蔗糖和阿拉伯胶;(c)保湿剂,例如,甘油;(d)崩解剂,例如,琼脂、碳酸钙、马铃薯淀粉或木薯淀粉、藻酸、某些复合硅酸盐、和碳酸钠;(e)缓溶剂,例如石蜡;(f)吸收加速剂,例如,季胺化合物;(g)润湿剂,例如鲸蜡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h)吸附剂,例如,高岭土;和(i)润滑剂,例如,滑石、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固体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混合物。胶囊剂、片剂和丸剂中,剂型也可包含缓冲剂。
[0011]固体剂型如片剂、糖丸、胶囊剂、丸剂和颗粒剂可采用包衣和壳材制备,如肠衣和其它本领域公知的材料。它们可包含不透明剂,并且,这种组合物中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的释放可以延迟的方式在消化道内的某一部分中释放。可采用的包埋组分的实例是聚合物质和蜡类物质。必要时,活性化合物也可与上述赋形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微胶囊形式。
[0012]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包括水煎剂和溶液剂,液体剂型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乳液、溶液、悬浮液、糖浆或酊剂。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液体剂型可包含本领域中常规采用的惰性稀释剂,如水或其它溶剂,增溶剂和乳化剂,例知,乙醇、异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丙二醇、1,3

丁二醇、二甲基甲酰胺以及油,特别是棉籽油、花生油、玉米胚油、橄榄油、蓖麻油和芝麻油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0013]除了这些惰性稀释剂外,组合物也可包含助剂,如润湿剂、乳化剂和悬浮剂、甜味剂、矫味剂和香料。
[0014]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悬浮液可包含悬浮剂,例如,乙氧基化异十八烷醇、聚氧乙烯山梨醇和脱水山梨醇酯、微晶纤维素、乙醇铝和琼脂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a)按照选定的重量份数称取黄芪,党参,山茱萸,益母草,三棱,柴胡,莪术,升麻,桔梗和知母;
[0017](f)将步骤(a)中的药物与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水煎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丸剂或溶液剂。
[0018]优选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a)按照选定的重量份数称取黄芪,党参,山茱萸,益母草,三棱,柴胡,莪术,升麻,桔梗和知母、并打碎;
[0020](b)将三棱、莪术和柴胡浸泡后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得到所述挥发油、药渣和第一水溶液,所述挥发油混合β

环糊精,制得包合物,干燥;所述三棱、莪术和柴胡打碎后浸泡的方式采用温浸,温度为40

60℃,时间为2

6h,优选4h;所述蒸馏法具体为水蒸气蒸馏法即可;
[0021](c)将步骤(b)中所述药渣与升麻、桔梗、知母和益母草合并煎煮,过滤后得到第二水溶液;合并煎煮加水量为三棱、莪术和柴胡与升麻、桔梗、知母和益母草质量的6

10倍;煎煮3次,每次0.5

2h,合并三次煎煮液;
[0022](d)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第一水溶液和步骤(c)得到的所述第二水溶液混合后进行浓缩,得到清膏,将所述清膏与醇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清液为第一上清液;其中,浓缩后得到的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2

1.3g/cm2(50

60℃);
[0023](e)将黄芪、党参、山茱萸用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2

18份,党参7

11份,山茱萸10

14份,益母草8

12份,三棱4

8份,柴胡10

14份,莪术4

8份,升麻7

11份,桔梗10

14份,知母12

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份,党参9份,山茱萸12份,益母草10份,三棱6份,柴胡12份,莪术6份,升麻9份,桔梗12份,知母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4.采用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包括水煎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溶液剂。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选定的重量份数称取黄芪,党参,山茱萸,益母草,三棱,柴胡,莪术,升麻,桔梗和知母;(f)将步骤(a)中的药物与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水煎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溶液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选定的重量份数称取黄芪,党参,山茱萸,益母草,三棱,柴胡,莪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刚魏凤玲史载祥马秉智张相林鞠海李春岩柳翼
申请(专利权)人: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