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18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通道控制器,涉及多通道控制器的技术领域。包括输入模块、主控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储存模块、通讯模块和输出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出模块连接;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与输入模块、主控模块、通讯模块、输出模块、储存模块连接;主控模块分别与输入模块、通讯模块、储存模块、输出模块连接;输入模块包括多个输入单元,任一输入单元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源转换模块连接;输出模块包括多个输出单元,任一输出单元分别主控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连接。其能够达到对多个机构或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提高了控制效率。提高了控制效率。提高了控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通道控制器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通道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科研或工业行业中,常常需要一个上位机控制多个机构或电子设备,而后根据操作者需要进行控制,以实现用一台上位机进行多样化的处理,而现有技术中控制器基本采用单独控制,由此需要一种多通道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其能够达到对多个机构或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提高了控制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其包括输入模块、主控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储存模块、通讯模块和输出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出模块连接;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与输入模块、主控模块、通讯模块、输出模块、储存模块连接;主控模块分别与输入模块、通讯模块、储存模块、输出模块连接;输入模块包括多个输入单元,任一输入单元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源转换模块连接;输出模块包括多个输出单元,任一输出单元分别主控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模块包括处理器U1.1、处理器U1.2、开关KEY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开关KEY2,处理器U1.1的启动端通过电阻R1接地;处理器U1.1的启动端通过开关KEY1与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处理器U1.1的复位端通过电阻R2与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处理器U1.1的复位端通过电容C1接地;开关KEY2与电容C1并联;处理器U1.2的电压回馈端、电源电压输入端分别与电源转换模块连接。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0、电容C24、电容C26、电解电容C28、电感L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二极管D6;电源管理芯片U10的复位启动端通过电容C24与电源管理芯片U10的高偏功率源极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U10的高偏功率源极端通过电阻R35、电阻R36接地;电阻R35、电阻R36的公共端与电源管理芯片U10的电压监控输入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U10的使能端通过电阻R33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使能端通过电阻R34与电源管理芯片U10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6阴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10的高偏功率源极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电解电容C28的正极与电感L2、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电解电容C28的负极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电容C26与电解电容C28并联;电感L2、电阻R35的公共端分别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出模块连接。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稳压器U5、电解电容C11、电解电容C12、电容C19、电容C20和电容C21;稳压器U5的电压输入端与电感L2、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稳压器U5的电压输出端通过电解电容C12、电解电容C11与稳压器U5的电压输入端连接;电容C19与电解电容C11并联;电容C21与电容C19并联;电容C20与电解电容C12并联;稳压器
U5的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2、处理器U1.2的电压回馈端、储存模块、通讯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连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出单元包括光耦合器U8、电阻R21、电阻R22、场效应管Q5插接件U11;光耦合器U8的电压输入端与电感L2、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光耦合器U8的电压输入端与光耦合器U8的使能端连接,光耦合器U8的电压输入端通过电阻R21与光耦合器U8的开路输出集电极端连接;光耦合器U8的开路输出集电极端与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电感L2、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场效应管Q5的漏极插接件U11连接;光耦合器U8的阳极通过电阻R22与稳压器U5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光耦合器U8的阴极与处理器U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单元包括光耦合器U9、电阻R4、电阻R5、电阻R43和插接件U19;光耦合器U9的电压输入端与电感L2、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光耦合器U9的电压输入端与光耦合器U9的使能端连接,光耦合器U9的电压输入端通过电阻R43与光耦合器U9的开路输出集电极端连接;光耦合器U9的开路输出集电极端与处理器U1.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光耦合器U9的阳极通过电阻R5、电阻R4与光耦合器U9的阴极连接,光耦合器U9的阴极与插接件U19连接;电阻R5、电阻R4的公共端与稳压器U5的电压输出端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讯模块包括CAN通信单元和RS

458通信单元;CAN通信单元分别与电源转换模块、主控模块连接;RS

458通信单元分别与电源转换模块、主控模块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CAN通信单元包括CAN接口芯片U12、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双向稳压管D1、双向稳压管D2和插接件U14;CAN接口芯片U12的发送器数据输入端与处理器U1.1信号输出端连接;CAN接口芯片U12的接收器数据输出端与处理器U1.1信号输入端连接;CAN接口芯片U12的电压输入端与稳压器U5的电压输出端连接;CAN接口芯片U12的高电位电压输入输出端通过电阻R9与CAN接口芯片U12的低电位电压输入输出端连接;双向稳压管D1的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双向稳压管D1的另一端接地;双向稳压管D2的一端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双向稳压管D2的另一端接地。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RS

458通信单元包括RS

458接口芯片U4、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双向稳压管D3、双向稳压管D4和插接件U15;RS

458接口芯片U4的接收器输出端与处理器U1.1的PA3引脚连接;RS

458接口芯片U4的接收使能信号端与RS

458接口芯片U4的发送使能信号端连接,RS

458接口芯片U4的发送使能信号端通过电阻R12与处理器U1.1的PA1引脚连接;RS

458接口芯片U4的发送数据收入端与处理器U1.1的PA2引脚连接;RS

458接口芯片U4的电压输入端与稳压器U5的电压输出端连接;RS

458接口芯片U4的A线端口通过电阻R10与RS

458接口芯片U4的B线端口连接;插接件U15与电阻R10并联;双向稳压管D3的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双向稳压管D3的另一端接地;双向稳压管D4的一端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双向稳压管D4的另一端接地。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警报模块,警报模块包括蜂鸣器B1、二极管D5、电阻R27、电阻R28和三极管Q1,蜂鸣器B1的正极通过电阻R27与电感L2、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蜂鸣器B1的正极通过二极管D5与蜂鸣器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主控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储存模块、通讯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电源转换模块、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所述输出模块、所述储存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所述储存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包括多个输入单元,任一所述输入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源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多个输出单元,任一所述输出单元分别主控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处理器U1.1、处理器U1.2、开关KEY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开关KEY2,所述处理器U1.1的启动端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所述处理器U1.1的启动端通过所述开关KEY1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1的复位端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U1.1的复位端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开关KEY2与所述电容C1并联;所述处理器U1.2的电压回馈端、电源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0、电容C24、电容C26、电解电容C28、电感L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二极管D6;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复位启动端通过所述电容C24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高偏功率源极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高偏功率源极端通过所述电阻R35、所述电阻R36接地;所述电阻R35、所述电阻R36的公共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电压监控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使能端通过所述电阻R33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使能端通过所述电阻R34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阴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0的高偏功率源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28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2、所述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28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26与所述电解电容C28并联;所述电感L2、所述电阻R35的公共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输出模块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稳压器U5、电解电容C11、电解电容C12、电容C19、电容C20和电容C21;所述稳压器U5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2、所述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5的电压输出端通过所述电解电容C12、电解电容C11与所述稳压器U5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9与所述电解电容C11并联;所述电容C21与所述电容C19并联;所述电容C20与所述电解电容C12并联;所述稳压器U5的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所述处理器U1.2的电压回馈端、储存模块、通讯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光耦合器U8、电阻R21、电阻R22、场效应管Q5插接件U11;所述光耦合器U8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2、所述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8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光耦合器U8的使能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8的电压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21与所述光耦合器U8的开路输出集电极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8的开路输出集电极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所述电感L2、所述电阻R35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所述插接件U11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8的阳极通过所述电阻R22与所述稳压器U5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8的阴极与所述处理器U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进朱娴吕爽罗旭
申请(专利权)人:葡藤文化传媒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