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低成本测量微反应器气液总传质系数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传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捷低成本测量微反应器气液总传质系数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反应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叶是微反应技术的快速发展期。大量研究均表明,对于受传递或混合控制的化学反应过程,微反应器具有显著地强化效果。对于气
‑
液多相反应体系而言,气
‑
液相间传递阻力往往是决定整体反应速率的关键步骤,为了合理设计这种微化学反应器,必须先研究与微通道内传递和反应过程特性相关的基本问题,由于气液界面面积难以界定,单纯测量传质系数比较困难,因此测量气液体积传质系数相对而言更具意义和实用价值。
[0003]现有测量总传质系数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使用氧气或氮气在液体中的溶解作为测量体系,通过溶氧仪直接测量液体中气体的消耗速率,但由于大多数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性差,同时连续流使用到的反应器持液量低,所以分辨率有限,对测量设备要求很高。由于氧气或氮气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较小,在微反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低成本测量微反应器气液总传质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的技术步骤为:采用二氧化碳和去离子水作为测量微反应器气液总传质系数的气液两相体系,二氧化碳和水两相流经微反应器混合后,从出口取混合液加入强碱溶液;测量加入混合液前后强碱溶液的pH值,通过pH值可计算得到氢氧根浓度的变化量,再由氢氧根浓度变化量计算得到通过微反应器后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和二氧化碳气体传质通量,最后根据传质公式计算得出微反应器的总传质系数;针对去离子水、二氧化碳体系,根据气液传质原理,气液总传质系数k
L
a按下式计算:其中,L表示微反应器混合区域的长度,单位mm;C*表示气液界面的CO2摩尔浓度,单位mol/L;v
L
表示液体流速,单位m/s;C0示混合区域入口处溶液内二氧化碳摩尔浓度,单位mol/L;C1表示混合区域出口处溶液内二氧化碳摩尔浓度,单位mol/L;混合区域溶液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pH计进行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低成本测量微反应器气液总传质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去离子水、二氧化碳体系,所加入的强碱溶液可以为NaOH、KOH等,从出口取出的混合液的体积根据强碱溶液的浓度决定,使加入混合液后强碱溶液中pH值为7~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低成本测量微反应器气液总传质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PH计测量精度等级为0.01~0.1级,或者使用达到精度等级的精密PH试纸和酸碱指示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低成本测量微反应器气液总传质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区域入口处气相、液相刚接触假设还未发生传质和反应,因此规定混合区域入口出二氧化碳摩尔浓度C1=0;气液界面的CO2摩尔浓度C
*
=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张荣昊,汪浩洋,任衍伦,朱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