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生岩石累积损伤的锤击试验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锤击试验
,具体为一种产生岩石累积损伤的锤击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岩质地区的基坑、边坡施工等常采用爆破法开挖,且为减少爆破影响,常要求多次循环爆破。距爆心一定范围内的岩石在多次循环爆破冲击下,内部会产生累积损伤,进而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能。掌握多次循环爆破下岩石力学性能的劣化机理,揭示影响规律,对于指导今后岩土工程边坡设计,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0003]然而,在这一研究中,采用爆破现场采样方式,很难建立爆破冲击—累积损伤—力学性能劣化的量化关系,主要在于采样的困难和爆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为模拟循环爆破下的岩石累积损伤,本专利技术基于能量等效和应变率等效的原理,提供了一种产生岩石累积损伤的锤击试验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岩石累积损伤的锤击试验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生岩石累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产生岩石累积损伤的锤击试验机,包括试验机柜体(1)和试压机台面(3),试验机柜体(1)的四角处固定有试验机底支撑立柱(2)设有四个,且试压机台面(3)固定于试验机柜体(1)和试验机底支撑立柱(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压机台面(3)中间设有试样支撑柱(4),试样支撑柱(4)的上方设有岩石试样(7),岩石试样(7)的顶部设有试样静压柱(6),所述试压机台面(3)上对应岩石试样(7)的外侧位置设有围压装置(5),且围压装置(5)包括侧向围压组件和竖向静压组件,所述试压机台面(3)的顶面两侧对称固定有竖直的四个上部支撑立柱(12),四个上部支撑立柱(12)的顶端共同连接有一个上机舱组件(14),上机舱组件(14)的中间连接有冲击锤(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岩石累积损伤的锤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舱组件(14)包括上机舱、提升齿轮结构(14
‑
1)、电磁式伸缩臂(14
‑
2)、伸缩臂固定座(14
‑
3)、摇摆臂固定轴(14
‑
4)、摇摆臂(14
‑
5)、减速箱(14
‑
6)和电动机(14
‑
7),提升齿轮结构(14
‑
1)对称设有两个,并包括提升齿轮和固定于提升齿轮中心处的传动轴,所述摇摆臂固定轴(14
‑
4)设有两个,并对称固定于上机舱的内腔上部,每个摇摆臂固定轴(14
‑
4)上铰接有两个摇摆臂(14
‑
5),且两个摇摆臂(14
‑
5)的底端通过轴套与对应侧的传动轴两端套接,所述伸缩臂固定座(14
‑
3)设有四个,并对称固定于上机舱的内腔下部,每个伸缩臂固定座(14
‑
3)上对应铰接有一个电磁式伸缩臂(14
‑
2),且电磁式伸缩臂(14
‑
2)的外侧端与轴套铰接,所述电动机(14
‑
7)和减速箱(14
‑
6)固定于上机舱中,减速箱(14
‑
6)的输出齿轮与两个传动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生岩石累积损伤的锤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锤(13)包括钢制的锤击杆(13
‑
1)、冲击锤本体(13
‑
4)、附加块(13
‑
5),所述锤击杆(13
‑
1)的下端套丝,冲击锤本体(13
‑
4)上对应设有丝孔内,且锤击杆(13
‑
1)的底端旋入冲击锤本体(13
‑
技术研发人员:闫磊,李果,程龙飞,张瑞杰,肖恒,刘松蕊,苟小英,姜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