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3196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步电解,分步刻蚀的方式使制备得到的模具表面具有三孔径塔型纳米孔的微结构,实现了微结构的可调性,同时在所述制备过程中耗时更少,同时也可以提高后续制备得到的减反射膜的光吸收效率。续制备得到的减反射膜的光吸收效率。续制备得到的减反射膜的光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镍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需要日益增加,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威胁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替代。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中太阳能电池背膜是太阳能电池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述太阳能电池背膜主要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具有绝缘(耐电击穿)、耐老化、耐气候影响和耐腐蚀等特性。但是目前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光吸收效率还并不能够满足光伏行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镍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铝片为阳极,以碳棒为阴极,在第一电解液中进行第一电解,得到第一中间产物;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为带有氧化铝层的铝片;所述带有氧化铝层的铝片中的氧化铝层为孔状结构;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置于第一刻蚀液中进行第一刻蚀,得到表面具有微结构的铝片;以所述表面具有微结构的铝片为阳极,以碳棒为阴极,在第二电解液中进行第二电解,得到第二中间产物;所述第二中间产物包括所述表面具有微结构的铝片和在所述表面具有微结构的铝片的表面的氧化铝层;将所述第二中间产物置于第二刻蚀液中进行第二刻蚀,得到第三中间产物;所述第三中间产物包括表面具有微结构的铝片和在所述表面具有微结构的铝片的表面的氧化铝层;所述第三中间产物中的氧化铝层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间产物中的氧化铝层的孔径;以所述第三中间产物为阳极,以碳棒为阴极,在第三电解液中进行第三电解,得到第四中间产物;所述第四中间产物包括两层孔径不同的纳米孔氧化铝层;将所述第四中间产物置于第三刻蚀液中进行第三刻蚀,得到第五中间产物;所述第五中间产物包括两层孔径不同的纳米孔氧化铝层,且所述第五中间产物中的氧化铝层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四中间产物中的氧化铝层的孔径;所述第二刻蚀液和第三刻蚀液为磷酸溶液;以所述第五中间产物为阳极,以碳棒为阴极,在第四电解液中进行第四电解,得到第六中间产物;所述第六中间产物包括三层孔径不同的纳米孔氧化铝层;所述第一电解液、第二电解液、第三电解液和第四电解液均为柠檬酸溶液;在所述第六中间产物的上表面依次制备金层和铜层,得到第七中间产物;将所述第七中间产物置于第四刻蚀液中进行第四刻蚀,得到第八中间产物;所述第八中间产物包括铜层和金层,所述金层的表面为具有三孔径塔型纳米孔的微结构;所述第一刻蚀液和第四刻蚀液为铬酸和磷酸的混合液;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智勇束磊孙晓菲朱奕漪陈哲思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