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71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控制单元、送料机构、传送机构、摩擦单元、驱动单元以及图像采集单元,送料机构用于逐个地送出待检测的回转体,传送机构包括两个传动链,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传动链之间的多个轴体,相邻两轴体承接并传送回转体,摩擦单元位于承接有回转体的轴体的下方,摩擦单元用于驱使回转体绕自身轴线间歇式转动,驱动单元用于承接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而驱使两传动链传动,图形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图像采集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通过摩擦单元可使得传送中的回转体绕自身轴线间歇式转动,并通过第一图像采集部对间歇时回转体的周面图像进行采集,利于提高回转体的外观检测效率和一致性。一致性。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观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回转体的外观检测,是衡量回转体质量的重要检测指标。以步枪等枪械的枪弹外观检测为例,在其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枪弹的弹体表面有无划痕、凹坑等缺陷,还要检测弹头的尖部是否完整,弹底的底火形状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等。因此,在对枪弹的外观进行检测时,需要对其进行转动,并查看其端部,以便观察到弹体表面的状况等。
[0003]现有技术中,枪弹的外观检测主要采用人工目视的检测方法,具体为:先使枪弹在移动过程中绕轴线旋转,检验员则通过观察旋转过程中弹体,以目测周部和弹头尖部的状况,随后使弹体在移动过程中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此时,在弹体底部附近放置镜子,检验员则通过镜子观察弹体底部的状况,从而完成枪弹的外观检测。
[0004]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瑕疵的枪弹,检测员直接用手取走枪弹。整个的检测过程需要检验员的精力高度集中,且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眼睛非常疲劳,很容易出现漏检,从而导致检测的一致性和精度低的问题。
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机构(2),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送料机构(2)用于逐个地送出待检测的回转体;传送机构(4),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两个传动链(401),以及可转动地连接于两所述传动链(401)之间的多个轴体(402),位于接料位置的相邻两所述轴体(402)承接并传送所述回转体;摩擦单元(5),设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接料位置的下游,所述摩擦单元(5)具有沿所述回转体的传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摩擦面,因底部依次与各所述摩擦面的抵接摩擦,承接有所述回转体的所述轴体(402)而可间歇式转动,并驱使所述回转体绕自身轴线间歇式转动;驱动单元(6),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并与两所述传动链(401)传动相连,所述驱动单元(6)用于承接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而驱使两所述传动链(401)传动;图形采集单元,包括对应于所述摩擦单元(5),设于所述传动链(401)上方的第一图像采集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以于所述回转体的上方采集间歇时所述回转体周面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单元(5)包括设于所述接料位置下游的固定板(501),所述固定板(501)上间隔布置有多个摩擦条(502),所述摩擦面为各所述摩擦条(502)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固定板(501)的两侧,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分置于所述轴体(402)两端上方的限位板(101),所述限位板(101)用于抑制所述轴体(402)于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远离所述固定板(501)的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分别位于所述摩擦单元(5)上游和下游的主支撑单元(102),所述主支撑单元(102)具有构成对应各所述轴体(402)支撑的主支撑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体外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凤起李建朝王红光支建庄刘杰闫英敏张晓娜赵玉张鹏跃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