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勤飞专利>正文

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65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壳体、触头分合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其结构特点在于:该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两个彼此独立的机械传动系统和两个彼此独立的触头分合系统,各机械传动系统带动与其相配合的一个触头分合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优点,同时可消除电源中断时间,实现无间断的双电源转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絲舰本技术属于电源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200420022005.6公开了一种双电源缺相自动检测转换开关,它由转换开关 和自动控制两部分组成,转换开关包括一个联动式的触头分合系统、 一个机械切换系统; 自动控制部分包括缺项检测系统、电磁控制系统;转换开关与自动控制两部分通过传动 机构连接构成整体。该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可以实现双电源的转换,但是,转换时有一定的电源中断时间, 且由于该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机械切换系统采用联动系统,当主电源电路被切断后,备 用电源才能接通,所以其电源中断时间收到其机械切换系统的严格限制,导致其中断时 间较长。对于一些用电单位,例如纺织工业,这种较长的中断时间会导致整个生产流水 线需要花几个小时进行重整后才能继续运行,这种整修对于企业来说,损失是巨大的。头德皿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消除电源中断时间、实现无间断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壳体、触头 分合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其结构特点在于该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两个彼 此独立的机械传动系统和两个彼此独立的触头分合系统,各机械传动系统带动与其相配 合的一个触头分合系统。所述各触头分合系统包括分合主轴、与分合主轴联动的触头分合机构;所述各触头 分合机构包括随着分合主轴同步转动的第一换向臂、第二换向臂、动触头;所述动触头 的尾端设有限位转轴,中端通过分合转轴,头端的底部设有触点,所述限位转轴设置在 壳体上;所述第二换向臂的一端与第一换向臂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分合转轴与动触头 的中端转动连接。所述各触头分合系统包括两个或四个触头分合机构。所述机械传动系统包括包括机座、固定在机座上且设有限位槽的限位板、导向环、与导向环相配合的导向齿、用于为导向环和导向齿提供复位弹力的第一弹性件、固定在 机座上的电磁动力机构、与触头分合系统中分合主轴相配合的传动机构、和用于为传动 机构复位提供弹力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电磁动力机构中的动铁心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杆垂直设置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电磁动 力机构中的动铁心与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在第二传动杆上, 另一端抵在机座上。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手动操作杆。所述两个触头分合系统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机械传动系统分居触头分合系统的两侧。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技术采用两个彼此独立的机械传动系统带动两个彼此独立的触头分合 系统,从而可消除双电源转换时的电源中断时间,以避免特殊行业由于电源中断产生的 损失。(2)本技术两个彼此独立地机械传动系统的动作时间差决定了其整体的电源 中断时间,所以可通过外接控制电路來控制本技术中的各机械传动系统的动作时间 差,方便地对电源中断时间进行调整,除了可消除双电源转换时的电源中断时间外,还 可根据需要对电源中断时间进行调整,获得任意的电源中断时间。(3)本技术还具 有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图1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中一个机械传动系统与相应的触头分合系统 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机械传动系统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机械传动系统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机械传动系统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中机械传动系统带动触头分合系统处于第一种动作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从侧面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9是图7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中动触头分合系统处于第二种动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中动触头分合系统处于第三种动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壳体l,触头分合系统2、 2A,分合主轴21、 21A,机械传动系统3, 机座31,限位板32,限位槽321,导向环33,导向齿34,第一弹性件35,电磁动力机 构36,动铁心361,传动机构37,第一传动杆371,第二传动杆372,手动操作杆373, 第二弹性件38,触头分合机构4,第一换向臂41、 41A,第二换向臂42、 42A,动触头 43、 43A,限位转轴431,分合转轴432,触点433,灭弧机构5,静触头6,静触点61, 静触点62,引出端子7,主电源接线端子8,副电源接线端子8A。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图1至图10显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立 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图3是图1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中一个机械传动系统与相应的触头分合系 统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机械传动系统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 4所示机械传动系统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机械传动系 统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中机械传动系统带动触头 分合系统处于第一种动作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 开关从侧面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中动触头分合 系统处于第二种动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所示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中 动触头分合系统处于第三种动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的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见图1和图2, 包括壳体l、两个彼此独立的触头分合系统2、两个彼此独立的机械传动系统3和灭弧 机构5,各机械传动系统3带动与其相配合的一个触头分合系统2;所述两个机械传动 系统3分居触头分合系统2的两侧。见图3,所述各触头分合系统2包括一个分合主轴21、与分合主轴21联动的四个 触头分合机构4;所述各触头分合机构4包括随着分合主轴21同步转动的第一换向臂 41、第二换向臂42、动触头43;所述动触头43的尾端设有限位转轴431,中端通过分 合转轴432,头端的底部设有触点433,所述限位转轴431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第二 换向臂42的一端与第一换向臂41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分合转轴432与动触头43的 中端转动连接。见图4和图5,所述机械传动系统3包括包括机座31、固定在机座31上且设有限 位槽321的限位板32、导向环33、与导向环33相配合的导向齿34、用于为导向环33和导向齿34提供复位弹力的第一弹性件35、固定在机座31上的电磁动力机构36、与 触头分合系统2中分合主轴21相配合的传动机构37、和用于为传动机构37复位提供弹 力的第二弹性件38;所述电磁动力机构36中的动铁心361与传动机构37固定连接。所 述传动机构37包括第--传动杆371、与第一传动杆371垂直设置的第二传动杆372、和 手动操作杆373,所述电磁动力机构中的动铁心361与第二传动杆372固定连接;见图 6,所述第二弹性件38的一端抵在第二传动杆372上,另一端抵在机座31上;本实施 例是抵在一个固定在机座上的导杆上,可将该导杆视为机座31的一部分。见图7至图10,为了清楚地看出本技术地工作原理,图7只画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壳体(1)、触头分合系统(2)、和机械传动系统(3);其特征在于:该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两个彼此独立的机械传动系统(3)和两个彼此独立的触头分合系统(2),各机械传动系统(3)带动与其相配合的一个触头分合系统(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壳体(1)、触头分合系统(2)、和机械传动系统(3);其特征在于该种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两个彼此独立的机械传动系统(3)和两个彼此独立的触头分合系统(2),各机械传动系统(3)带动与其相配合的一个触头分合系统(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触头分合 系统(2)包括分合主轴(21)、与分合主轴(21)联动的触头分合机构(4);所述各触 头分合机构(4)包括随着分合主轴(21)同步转动的第一换向臂(41 )、第二换向臂(42)、 动触头(43);所述动触头(43)的尾端设有限位转轴(431),中端通过分合转轴(432), 头端的底部设有触点(433),所述限位转轴(431)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第二换向 臂(42)的一端与第一换向臂(41)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分合转轴(432)与动触头(43)的中端转动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触头分合 系统(2)包括两个或四个触头分合机构U)。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系 统(3)包括包括机座(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勤飞
申请(专利权)人:黄勤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