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流检测电路、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161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3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过流检测电路,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电池组的充放电过流情况,通过与电池/电池组串联的充电控制晶体管和放电控制晶体管来控制电池/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其中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和放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晶体管和第二检测晶体管,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和第二电压采集电路,恒定电流源,比较单元。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流检测电路、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


[000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过流检测电路、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可充电电池的技术发展,目前可充电电池已经广泛地用于诸如电动工具、便携设备、电动汽车等各种领域。通过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并且提供给用电设备。但是在可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及放电过程中需要对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进行检测,以避免发生过充过放等情况的发生,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电池寿命的损害等。
[0003]因此在发生充电过流和放电过流的情况下,应当进行提示或者停止可充电电池的工作。目前在过流检测过程中,检测的电流受到晶体管的制造工艺以及环境温度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检测并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过流检测电路、集成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受环境温度以及晶体管制造工艺等的影响来更加精确地对充放电电流的过流情况进行检测。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过流检测电路,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流检测电路,所述过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电池组的充放电过流情况,通过与所述电池/电池组串联的充电控制晶体管和放电控制晶体管来控制所述电池/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其中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晶体管和第二检测晶体管,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第二检测晶体管用于对所述放电电流和/或所述充电电流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和第二电压采集电路,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恒定电流源,用于提供恒定电流,并且所述恒定电流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以及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沟道长宽比/元胞数量、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沟道长宽比/元胞数量成比例;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导通电阻、且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导通电阻成比例;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或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大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和/或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导通电阻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集成在一个器件中;可选地,当对所述放电电流和/或所述充电电流进行检测时,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导通并且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断开;可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相同类型的NMOS晶体管或PMOS晶体管。可选地,所述比较单元基于所述恒定电流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导通电阻的比值,来确定是否发生放电过流;或者所述比较单元基于所述恒定电流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与所述放电控制晶体管或所述充电控制晶体管的导通电阻的比值,来确定是否发生充电过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采集电容,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二采集电容,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导通或断开,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导通,分别将所述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源极的电压转移至所述第一采集电容以及将所述第二检测晶体管的源极的电压转移至第二采集电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可选地,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检测放电过流情况,其中包括: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五控制开关、第六控制开关、第一控制电容、第二控制电容、第三控制电容和比较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源极的电压连接,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容的第二端,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共模电压,第二控制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容的第二端,第二控制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第四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检测晶体管的源极的电压连接,第四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控制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控制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五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控制电容的第二端,第五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第六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第六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共模电压,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导通、第四控制开关和第五控制开关由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第三控制开关和第六控制开关由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控制信号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为非交叠时钟信号;可选地,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检测充电过流情况,其中包括: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第五控制开关、第六控制开关、第一控制电容、第二控制电容、第三控制电容和比较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检测晶体管的源极的电压连接,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电容的第二端,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共模电压,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迈巨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