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供水管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142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自来水供水管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上述供水管网结构包括配水管网、导向组件、输水管渠、六组管道连接结构、封堵组件、六组流速调节结构。导向组件包括六通管和五组四通管。每组管道连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导向组件内的第一导槽、第一紧固套、开设在所述六通管内的五组第二导槽、五组第二紧固套、开设在所述四通管内的三组第三导槽、三组第三紧固套。封堵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四通管上的配位槽、活塞、T型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水管网结构,管道组装和拆卸的灵活性好,供水安全性高,可对需维护管路进行封堵以维持正常供水,可调节供水流速以满足不同的供水需求,供水管网结构受力的稳定性高。稳定性高。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来水供水管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
,特别是涉及自来水供水管网结构,还涉及所述供水管网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供水管网结构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加压泵站、水塔、水池和管网等,其由众多水管连接而成,水管材料可分非金属管(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加强玻璃纤维管、钢塑复合管、钢套筒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金属管(铸铁管、球墨铸铁管、钢管等),通过供水管网结构将自来水输送至用水端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用水需求。
[0003]然而,当下供水管网结构装配操作复杂且无法独立对分支管道进行拆卸,影响管道组装和拆卸的灵活性,异物容易沿组装区进入造成水污染,降低供水的安全性且组装区的除菌清洁不便,在对管路进行维修时,分支管道不能维持正常供水,无法调节供水流速导致管道连接区的负荷大,容易损坏且供水管网结构受力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供水管网结构装配操作复杂且无法独立对分支管道进行拆卸,影响管道组装和拆卸的灵活性,异物容易沿组装区进入造成水污染,降低供水的安全性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来水供水管网结构,其用于将自来水厂的水配并输送至对应的用水端,包括配水管网(1);所述配水管网(1)包括干管(11)、设置在所述干管(11)上的五组支管(12)以及设置在对应支管(12)上的三组输水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水管网(1)上的导向组件(2),所述导向组件(2)包括六通管(21)和五组四通管(22);六组管道连接结构(4),所述管道连接结构(4)用于实现所述配水管网(1)的组装;每组所述管道连接结构(4)包括开设在所述导向组件(2)内的第一导槽(41)、套设在所述导向组件(2)上的第一紧固套(42)、开设在所述六通管(21)内的五组第二导槽(43)、套设在所述六通管(21)上的五组第二紧固套(44)、开设在所述四通管(22)内的三组第三导槽(45)以及套设在所述四通管上的三组第三紧固套(46);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四通管(22)上的封堵组件(5),所述封堵组件(5)包括开设在所述四通管(22)上的配位槽(51)、和所述配位槽(51)相契合的活塞(52)、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52)上的T型杆(53);以及六组流速调节结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供水管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通管(21)位于所述干管(11)和五组所述支管(12)之间;所述四通管(22)位于所述支管(12)和对应三组所述输水管(13)之间;所述四通管(22)和所述六通管(21)分别位于所述支管(12)的两端位置处;其中一组所述管道连接结构(4)位于所述六通管(21)内,其余五组所述管道连接结构(4)分别位于五组所述四通管(2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供水管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管道连接结构(4)还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紧固套(42)、所述第二紧固套(44)以及所述第三紧固套(46)内外表面位置处的密封层(47);所述第一紧固套(42)与所述第一导槽(41)对应契合、所述第二紧固套(44)与所述第二导槽(43)对应契合、所述第三紧固套(46)与所述第三导槽(45)对应契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供水管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管(11)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槽(41)和所述第一紧固套(42)活动连接于所述六通管(21),且所述第一紧固套(42)螺纹装配在所述干管(11)和所述六通管(21)之间;所述输水管(13)通过所述第三导槽(45)和所述第三紧固套(46)活动连接于所述四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刚苏阳伟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