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维江专利>正文

组合式多级及无级调压拉线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36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照明灯具亮度调节开关,可通过拉线使灯具亮度达到多级或无级可调。其主要结构是由普通拉线开关装置,拉线式可变电阻及可控硅调压电路组成。该开关既具有普通拉线开关功能又具有调光开关功能,光度定位记忆功能及软开关功能,由于该开关具有普通拉线开关与调光开关双重功能,可以广泛替代现有普通拉线开关以满足不同情况下人们对灯具不同亮度的需要,从而达到调光节电的目的。(*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照明开关,特别是组合式多级及无级调压拉线开关。现有照明拉线开关一般只起开关作用而不具备调压作用,因此不能对照明灯具亮度进行调节。在本人申请号为88213336的专利申请中,其中的双亮度组合拉线开关也只能达到两种亮度的调节。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级及无级调压拉线开关,以使照明灯具的亮度达到多级或无级任意可调。本技术的调压原理如图一所示,调压电路为普通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电阻值,可以改变电容器C的充放电时间,从而改变双向可控硅T的导通角,进而可以调节电灯F亮度的强弱。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如图二所示,是由三部分组成,Ⅰ为开关K主要起开关作用,其开关原理及结构特征与现有普通拉线开关完全相同;Ⅱ主要起可变电阻R作用,通过拉线1可调节电阻R阻值大小,以控制可控硅T导通角的大小;Ⅲ为由壳体2组成一定空间,其内装有图一所示可控硅调压电路。现将图二所示的结构及作用原理详述如下在图二中由于Ⅰ与现有拉线开关的作用原理及结构特征完全相同,因此其工作原理不再详述。Ⅱ的作用原理为拉线1与拉线钩3连接,棘爪4通过轴5装在拉线钩3上,并且棘爪4可以绕轴5灵活转动,扭簧6使得棘爪4压在棘轮7的棘齿面上,棘轮7与拉线钩3及扭簧8通过轴9装在壳体2上。当用力拉拉线1时拉线钩3上的棘爪4推动棘轮7绕轴9按图二J-J视图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棘轮7的园孔10中装有滑动触头11,使其一端压在电阻R上,另一端压在弹簧12的一端上,弹簧12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棘轮7上的动摩擦触片13导通,固定在壳体2上的静摩擦触片14与动摩擦触片13为摩擦接触,因此当棘轮7绕轴9在拉线1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动触头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在电阻R上摩擦滑动,当手放松时拉线钩3在扭簧8作用下按逆时针方向返回原位。将电阻R其中一端A与静摩擦触片14的一端B分别通过导线16、17接Ⅲ图一所示电路中A、B两点,另外将Ⅰ的防退触片15的一端H与图一中E点用导线18连接。在使用时只要将图二中C、A两端接入照明电路的开关位置后,拉动拉线1′可起开关作用,拉动拉线1可起调光作用。只要重复拉动拉线1及每次所拉动程就可达到不同的调光亮度。另外还可以在壳体2上设置棘轮7的防退钩19,并在轴20上设置扭簧21,使防退钩19压在棘轮7齿根处,从而保证棘轮7只能在拉线1的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在图二中L——L视图的电阻R开环处的间隙大小要掌握适当,间隙太小易造成R两端短路,间隙太大滑动触头在此处易造成可控硅T截止,因此间隙大小合适时可使滑动触头凸球面触点在此处平滑无间断工作。图三为根据上述拉线式无级可变电阻装置Ⅱ的工作原理,将电阻R直接用旋转式微调型电位器、小型旋转式电位器及小型旋转式实芯电位器R取代,将轴9延长并与棘轮7静配合后与电位器R旋转轴同轴心连接,并按图一接线,这样可使棘轮7的工作附件大为简化。此外在使用上述电位器R时还需要做适当改进,要使电位器R的旋转角度大于360°以适应棘轮7只能单方向转动的工作方式。对于旋转式小型电位器R还要将开关部分拆除。图四为组合式多级调压拉线开关,其工作原理为根据现有市场上普通双拉线开关的基本结构改进成,将普通双拉线开关右开关的棘轮7上的动摩擦触片13与静摩擦触片14取掉,将轴9延长并与棘轮7静配合后与电位器R旋转轴同轴心连接,并按图一接线。对于电位器R的要求如上所述。由于普通拉线开关的棘轮为六棘齿。以及本身固有结构的工作方式,图四所示结构的拉线开关为六级调光,为了使六级调光的调光挡次均匀分布,在选用电位器R时应尽可能选用线性电位器。以上为六级调光,因此当要设计调光级数为N时,只需将棘轮7的棘齿数设计成N齿既可达到N级调光。图五为另一种多级调压拉线开关,其原理为根据现有市场上普通拉线开关的基本结构改进而成,在原普通拉线开关结构中棘轮7与动摩擦片13的配合如图五M——M视图,在拉线1作用下棘轮7转动时,防退触片15分别处于位置a、c、e时,可控制照明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当分别处于位置b、d、f时,可控制照明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当将动摩擦触片13改进如图五M′——M′视图,在拉线1作用下棘轮7转动,防退触片15处于位置a时可控制照明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在图五中将轴9延长并与棘轮7静配合后与电位器R旋转轴同轴心连接,因此通过轴9的转动可使电位器R处于五种工作状态。按图一接线,不断拉动拉线1可使电灯F达到五种亮度的调节。由于该五级调光拉线开关可将拉线开关K与拉线式可变电阻R合为一体,因此结构简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从开到关需要拉动六次拉线1,对使用带来一定不便,因此在不需很多级数调光的情况下可将棘轮7设计成三棘齿、四棘齿、五棘齿,可分别达到二、三、四级的调光。图六为以上本技术外观图。图七、图八是本技术的另外两种设计,其特点是主要适用于门厅、走廊等处,其优点就是每安装一只灯可节省一只开关,并可简化安装线路。图七主要结构特征在于螺旋金属壳22与绝缘胶木23通过螺钉24与金属支架25连接导通,金属支架25的另一端及金属触片26通过螺钉24装配在壳体2上,并按图一接线。图八主要结构特征在于卡口式金属壳27与金属弹性触头28固定在绝缘胶木23上,并分别通过两只螺钉24将两金属支架25分别导通,金属支架25的另一端又分别通过螺钉24固定在壳体2上,并按图一接线。另外图七、图八中壳体2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开关或亮度调节都通过拉线控制,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性强。2、适用范围广,不但适用于白炽灯、荧光灯等也适用于其它电热具的调温,电风扇的调速。3、既可做为普通拉线开关使用,又可做为调光开关使用。4、具有光度定位记忆功能,既关灯后再开灯时灯具仍在原发光率挡次发光。5、软开关功能,由于双向可控硅是由触发电路触发而导通,可避免开灯时电流突变对灯丝的冲击。6、节电功能,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对灯具亮度的需要,以达到调光节电的目的。现将本说明书附图中各序号及有关附号的含意重复如下1、1′拉线,2壳体,3拉线钩,4棘爪,5、9、20轴,6、8、21扭簧,7棘轮,10园孔,11滑动触头,12弹簧,13动摩擦触片,14静摩擦触片,15防退触片,16、17、18导线,19防退钩,22螺旋金属壳,23绝缘胶木,24螺钉,25金属支架,26金属触片,27卡口式金属壳,28金属弹性触头,C电容器,D双向二极管,F灯泡,K开关,R电阻,R电位器,r限流电阻,T双向可控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压拉线开关,特别是组合式多级及无级调压拉线开关,由普通拉线开关Ⅰ、拉线式可变电阻Ⅱ、可控硅调压电路Ⅲ组成,拉线式可变电阻Ⅱ由拉线1、拉线钩3、棘轮7、轴9、滑动触头11及电阻R构成,其特征在于:拉线1通过拉线钩3使棘轮7及轴9转动以带动滑动触头11在电阻R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压拉线开关,特别是组合式多级及无级调压拉线开关,由普通拉线开关Ⅰ、拉线式可变电阻Ⅱ、可控硅调压电路Ⅲ组成,拉线式可变电阻Ⅱ由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维江
申请(专利权)人:廖维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