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长泉专利>正文

机电联锁的电源切换开关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272 阅读:17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电联锁的电源切换开关控制装置,包括电气监测部分、电机、控制盘、导板、限位开关和断路器,电气检测部分的检测信号控制减速可逆电机带动控制盘,由控制盘分别控制左右两个导板,由导板来完成断路器的“分”或“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控制两个断路器,且确保一“合”,一“分”,或两个断路器均处于“分”状态,特别适用于两路电源转换系统中,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切换开关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机电联锁的电源切换开关控制装置。目前,在电源转换装置中,一般采用两个切换开关分别控制两个断路器,外加机械联锁装置,机构复杂,体积大,而且机械联锁容易磨损,造成误动作,可靠性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同时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断路器的机电联锁电源切换开关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电气监测部分、开关控制部分和断路器,其中开关控制部分包括减速可逆运转电机、控制盘(法兰或凸轮)、两个导板、一个固定板、两个限位开关等部件。电气监测部分与开关控制部分的电机相连,通过电气监测装置控制可逆运转电机,电机带动控制盘,随电机转动到不同的相位由控制盘分别带动左右两个导板,导板分别与两个断路器的手柄相连,由导板控制断路器的分合(即断开、接通),完成电源的切换。本技术可以同时控制两个断路器,而且通过机电联锁,确保其中一个断路器处于“合”状态,另一个断路器处于“分”状态,或者两个断路器均处于“分”状态,避免两路短路的情况发生。本装置特别适用于一主一备、互为备用的两路或多路电源转换系统中,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主要结构及连接关系方框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结构主视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结构侧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在主断路器合、备断路器分状态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在主断路器分、备断路器合状态的示意图;图中C--控制盘(法兰或凸轮) Q1--主断路器 Q2--备断路器1--主定位销 2--主导板 3--主止挡 4--主限位开关 5--偏心柱6--固定板 7--法兰中间圆柱 8--电机 9--备限位开关10--备止挡 11--备导板 12--备定位销 13--备断路器Q2手柄14--备导板含柱口 15--主导板含柱口 16--主断路器Q1手柄17--电气监测部分 18--法兰底盘 19--中间圆柱7的缺口20--备导板定位孔 21--主导板定位孔机电联锁的电源切换开关控制装置,它包括电气监测部分17、开关控制部分和断路器,其中开关控制部分包括可逆运转电机8、控制盘C、两个导板2、11、两个限位开关4、9,减速可逆运转电机8固定在固定板6的反面,电机8主轴8A穿过固定板6的中心与其正面的控制盘C固定连接在一起;控制盘C可以随电机8正反向旋转,两个导板呈对称位置,导板的一端与控制盘C动连接,另一端与断路器的手柄固定相连;限位开关与电机电源相连;电气监测部分17与开关控制部分的电机8相连。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以电机(8)为中心呈对称结构,它主要由减速可逆运转电机(8)、法兰(7、18、19)、偏心柱(5)、主导板(2)、备导板(11)、两个定位销(1、12)、两个止挡(3、10)、两个限位开关(4、9)及一个固定板(6)等构成,见图2、3、4、5。可逆运转电机(8)固定在固定板(6)的反面,电机(8)主轴(8A)穿过固定板(6)的中心与其正面的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法兰可以随电机(8)无障碍正反向旋转。法兰包括底盘(18)、带缺口(19)的中间圆柱(7)、法兰底盘(18)偏心处垂直固定的一个偏心柱(5),偏心柱位于缺口(19)相对位置。主导板(2)的一端设计有定位孔(21),通过固定在固定板(6)上的定位销(1)定位,使导板能够以定位销(1)为轴摆动;主导板(2)的另一端设计为凹状圆弧,圆弧曲率内径与法兰的中间圆柱(7)曲率外径相吻合,保证法兰旋转时,主导板(2)不会脱落而与之无磨擦转动;在该端下部设计有一含柱口(15),含柱口的中心线与导板的水平中心线带有斜度,使法兰旋转在一定位置时,偏心柱(5)被含柱口(15)含住,从而带动导板(2)摆动,即导板可以随法兰旋转而摆动;同时主导板(2)与主断路器Q1的手柄(16)相连,在主导板(2)摆动时,手柄(16)使断路器处于“分”或“合”状态。定位销(1)的位置根据导板的长度、导板的摆动角度来决定。限位开关(4)和固定在固定板(6)的左上方适当位置,用来限制导板的摆动角度。限位开关(4)与电机(8)电源相连,主导板(2)摆动到与主限位开关(4)相接触时,主限位开关(4)控制电机(5)的运转停止,止挡(3)防止主导板(2)由于惯性继续运动而用于定位,使主导板(2)停止摆动。同理,备导板(11)以及相关部件安装在固定板(6)右部对称位置。该实施例的工作情况如下在电气监测部分(17)监测到需要“合”主电源、“分”备电源的情况下,检测到的信号指令传送到电机(8),使电机(8)顺时针运转,法兰随之顺时针旋转,法兰上的偏心柱(5)逐渐进入主导板(2)的含柱口中,带动主导板(2)以定位销(1)为轴向上方摆动,主导板(2)使与之相连的主断路器Q1的手柄(16)由分到合,主导板(2)摆动至与限位开关(4)相接触时,电机(8)断电,主导板(2)停止摆动,并被止挡(3)定位,完成主断路器Q1合闸。在此工作过程中,由于法兰及偏心柱(5)顺时针旋转,备导板(11)不发生摆动,备断路器Q2的手柄(13)不动作,备断路器Q2保持原来的“分”状态。如图4所示。在电气监测部分(17)检测到需要“分”主电源的情况下,检测到的信号指令传送到电机(8),使电机(8)逆时针运转,法兰随之逆时针旋转,法兰上的偏心柱(5)带动主导板(2)离开限位开关(4)及止挡(3)而向下旋转,并带动主断路器Q1的手柄(16)由合到分,完成主断路器分闸工作,即断开主电源。当法兰上的偏心柱(5)处于法兰的垂直中心线下方位置时,如果电机(8)从电气监测部分(17)得到使两个断路器都处于“分”状态的信号,则电机(8)断电,法兰停止旋转,如图2所示状态,图2是本技术在两个断路器均处于“分”状态的示意图。如果得到“合”备断路器Q2的信号指令,则电机(8)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法兰亦随之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偏心柱(5)逐渐进入备导板(11)的含柱口(14)中,带动备导板(11)以定位销(12)为轴向上方摆动,备导板(11)使与之相连的备断路器Q2的手柄(13)由分到合。当备导板(11)摆动与限位开关(9)相接触时,电机(8)断电,备导板(11)停止摆动,并被备止挡(10)定位,完成备断路器Q2合闸工作,如图5所示。从“分”主断路器Q1至“合”备断路器Q2的工作过程所延迟的时间,可以通过预先调节电机8的转速来进行控制。同理,如果得到“分”备断路器Q2、“合”主断路器Q1的信号指令,电机(8)顺时针方向转动,其它机构随之运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根据电气监测部分检测到不同的电网情况可以进行循环,从而达到对主电源和备电源之间的切换目的,而且确保只有一个断路器处于“合”状态或两个断路器均处于“分”状态。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情况与上述实施例基本原理相同、基本结构相似,也是呈对称结构。主要不同点在于,一是法兰由凸轮代替,二是导板的结构不同,没有定位孔和含柱口。导板的运动轨迹也不同,不是摆动,而是水平位移,三是在两个导板的另一端各增加一个弹簧,四是不需要止挡。即开关控制部分主要由可逆运转电机8、凸轮、弹簧、主导板、备导板、两个限位开关等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电联锁的电源切换开关控制装置,由电气监测部分17、开关控制部分和断路器构成,其特征在于:开关控制部分包括可逆运转电机8、控制盘C、两个导板2、11、两个限位开关4、9,电气监测部分17与开关控制部分的电机8相连;减速可逆运转电机8固定在固定板6的反面,电机8主轴8A穿过固定板6的中心与其正面的控制盘C固定连接在一起;控制盘C可以随电机8正反向旋转,两个导板呈对称位置,导板的一端与控制盘C动连接,另一端与断路器的手柄固定相连;限位开关与电机电源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机电联锁的电源切换开关控制装置,由电气监测部分17、开关控制部分和断路器构成,其特征在于开关控制部分包括可逆运转电机8、控制盘C、两个导板2、11、两个限位开关4、9,电气监测部分17与开关控制部分的电机8相连;减速可逆运转电机8固定在固定板6的反面,电机8主轴8A穿过固定板6的中心与其正面的控制盘C固定连接在一起;控制盘C可以随电机8正反向旋转,两个导板呈对称位置,导板的一端与控制盘C动连接,另一端与断路器的手柄固定相连;限位开关与电机电源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联锁的电源切换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盘为一法兰,它由底盘18、带缺口19的中间圆柱7、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长泉
申请(专利权)人:程长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4月07日 22:09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通过技术方法,使进路、进路道岔和信号机之间按一定程序、一定条件建立起的既相互联系,而又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即联锁。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