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3123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由第一表层、芯层和第二表层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而成,其中至少有两层为消光层;所述消光层包括以下组分脂肪族热塑性聚酯、光扩散剂以及尼龙;所述脂肪族热塑性聚酯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聚己二酸丁二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表层和/或第二表层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5%的防粘母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可同时实现高雾度、高透光率、低光泽度,达到很好的消光效果,并保持良好的透光。并保持良好的透光。并保持良好的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BOPA是继BOPP、BOPET后的又一大包装材料,享有薄膜“皇后”的美誉。现代社会,随着软包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软包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保证软包原有性能的同时,还要求包装具有美感和高级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0003]目前,市面上的所售的尼龙消光膜,主要是通过添加消光剂的方式或涂消光油的方式来提高薄膜的消光效果的。添加消光剂确实有一定的消光效果,但也给薄膜带来了遮光性,增加薄膜雾度的同时,透光率降低,光泽度的改善也不大。而涂消光油确实很容易可以达到消光的效果,但是却增加了生产步骤。需要先生产出BOPA薄膜后,在通过涂布的方式在其表面涂布一层消光油,过程繁琐,增加了整个过程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
[0004]公开号为CN109517372B的专利文件,其公开日为2019年03月26日,该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消光尼龙薄膜,包括防粘层、芯层和消光发泡层,通过共挤成型。其消光效果通过消光发泡层中消光粉及微发泡技术实现,获得较高的雾度及较低的光泽度,但消光粉的添加以及微发泡技术的使用,势必会影响薄膜的透光率。
[0005]综上,如何得到消光效果最佳,同时透光率高的消光尼龙膜,是软包行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薄膜由第一表层、芯层和第二表层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而成,其中至少有两层为消光层,具体地,消光层可为芯层和任一表层、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或者三层均为消光层。
[0007]所述消光层包括以下组分:
[0008]脂肪族热塑性聚酯、光扩散剂以及尼龙。
[0009]所述脂肪族热塑性聚酯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聚己二酸丁二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肪族热塑性聚酯主链各个结构单元通过易水解的酯键连接,易被自然界中的多种微生物或植物体内酶分解、代谢,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所述双向拉伸消尼龙薄膜的可降解能力。
[0010]所述第一表层和/或第二表层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5%的防粘母料。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脂肪族热塑性聚酯在消光层中质量百分占比为5%~20%。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剂为二氧化硅,在消光层中质量百分占比为3%~6%。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径为3~5μm。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厚度为15~20μm,所述的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厚度
均为3~5μm。优选地,其中两个表层中不是消光层的一面进行电晕处理,其电晕值≥52dyn。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粘母料由质量百分占比1%~5%的爽滑剂、1%~10%的开口剂以及85%~98%的尼龙树脂组成。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爽滑剂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聚乙烯蜡、有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剂由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硅藻土、氧化铝、交联聚苯乙烯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0018]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将防粘母料各组分别下料,熔融挤出造粒制得;
[0020](2)将尼龙和光扩散剂下料,熔融挤出后造粒,然后与脂肪族热塑性聚酯按比例混合,经混料,封包后,制得消光层物料;
[0021](3)将各层的原料分别混合得到的各层材料,依次通过熔融共挤、铸片、双向拉伸,即可制得所述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
[0022]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了如上任意所述的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的包装材料。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通过特定比例的脂肪族热塑性聚酯和光扩散剂的相互配合,可同时实现高雾度、高透光率、低光泽度,达到很好的消光效果,保持良好的透光。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第一表层2芯层3第二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专利技术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0031]为了对本专利技术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中。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所述的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是由第一表层、芯层、第二表层组成的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薄膜;
[0034]第一表层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3%的防粘母料和97%的尼龙切片组成;
[0035]芯层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5%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3%的二氧化硅以及92%的尼龙切片组成;
[0036]第二表层按照质量百分别由以下组分组成:15%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3%的二氧化硅以及82%的尼龙切片组成。
[0037]所述的薄膜厚度为15μm,所述的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厚度均为4μm,对第一表层进行电晕处理,其电晕值≥52dyn。
[0038]所述的二氧化硅粒径为3~5μ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由第一表层、芯层和第二表层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而成,其中至少有两层为消光层;所述消光层包括以下组分:脂肪族热塑性聚酯、光扩散剂以及尼龙;所述脂肪族热塑性聚酯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聚己二酸丁二酯、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表层和/或第二表层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5%的防粘母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热塑性聚酯在消光层中质量百分占比为5%~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剂为二氧化硅,在消光层中质量百分占比为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粒径为3~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消光尼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厚度为15~20μm,所述的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厚度均为3~5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露陈曦吴腾达李智尧廖贵何林新土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