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度电磁跳闸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099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相同的方法处理电磁跳闸装置的衔铁1的极表面10和闸片8的极性表面14。表面粗糙系数Ra大于或等于0.03微米,小于0.5微米,厚度小于1微米的腐蚀防护层覆盖上述表面。(*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跳闸装置,它特别适用于地漏防护开关。该装置具有一个由永久磁铁极化的磁路,并具有一个控制线圈,所述磁路用铁镍合金制成,包括一块固定的衔铁和一个可动闸片,该衔铁和闸片各有一个极性表面,这二个极性表面在闸片位于被衔铁相吸的位置时便合在一起。所说的这种跳闸装置必须是可靠的,而且能够按照门限值动作而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不受湿热的影响,湿热会在铁与镍之间引起腐蚀,这种腐蚀会形成导致引起故障跳闸或闸片粘滞的铁氧化物和铁氢氧化物。高灵敏度跳闸装置一般安装在保护人的电路断路器或地漏开关中,不允许有任何故障。已经有人提出,用保护涂覆层,尤其是合成材料或贵金属涂覆层,来涂覆极性表面。但这些层或是太厚,从而降低了跳闸装置的灵敏度;或是太薄,在湿度高的情况下,在基体和涂覆层间,或基体的铁和镍之间会产生电腐蚀。抛磨过的磁性表面一般用来尽可能地减小完全平滑表面间的空气间隙,但是,对湿热的防护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所降低。空气间隙小时,极性表面便通过一些表面或区域在某些地方接触。这些地方透气接触较差,其结果就是当水蒸汽在这些地方凝结时,水便停滞,并有助于形成腐蚀。这种腐蚀扩散到整个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别适用于地漏防护开关的高灵敏度跳闸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装置具有一个由永久磁铁(2)极化的磁路,并具有一个控制线圈(16),所述磁路由铁—镍合金制成,并包括固定衔铁(1)和可动闸片(8),固定衔铁(1)和可动闸片(8)各具有一个极性表面(10,14),所述极性表面在闸片处于被衔铁相吸的位置时便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衔铁(1)的极性表面(10)和闸片(8)的极性表面(14)用相同的方法经受表面抛光,以获得大于或等于0.03微米,小于0.5微米的粗糙系数Ra(Ra是中间线上下齿廓的平均高度),从而确保依靠峰尖(18)达到二个表面之间的点接触,所述极性表面(10,14)覆盖有一层厚度小于1微米的...

【技术特征摘要】
FR 1987-7-28 87107201.一种特别适用于地漏防护开关的高灵敏度跳闸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装置具有一个由永久磁铁(2)极化的磁路,并具有一个控制线圈(16),所述磁路由铁-镍合金制成,并包括固定衔铁(1)和可动闸片(8),固定衔铁(1)和可动闸片(8)各具有一个极性表面(10,14),所述极性表面在闸片处于被衔铁相吸的位置时便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衔铁(1)的极性表面(10)和闸片(8)的极性表面(14)用相同的方法经受表面抛光,以获得大于或等于0.03微米,小于0.5微米的粗糙系数Ra(Ra是中间线上下齿廓的平均高度),从而确保依靠峰尖(18)达到二个表面之间的点接触,所述极性表面(10,14)覆盖有一层厚度小于1微米的腐蚀防护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抛光是对极性表面(10,14)的机械抛光。3.如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护层覆盖物用极性表面电解治光的方法获得,该方法致使表面实现镍富集,所述的镍经氧化形成一层镍氧化物防护层,其粗糙系数大于或等于0.15微米,小于0.5微米。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镍氧化物防护层用真空淀积镍的方法获得。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默梅特马丽塞尔维
申请(专利权)人:施内德电气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