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装置和多频段阵列天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097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装置和多频段阵列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能够在多频段阵列天线尺寸不增加或者增加很少的情况下,集成更多的辐射装置。该辐射装置包括辐射模块、第一导线巴伦和第二导线巴伦,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机械连接于辐射模块的下方;辐射模块包括位于+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装置和多频段阵列天线


[0001]本申请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辐射装置和多频段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系统的更新换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等多代通信系统并存的多频段多辐射装置阵列天线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多频段阵列天线尺寸不增加或者增加很少的情况下,集成更多的辐射装置,是移动通信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0003]在尺寸受限的情况下,要集成更多的辐射装置,势必要缩小相邻两个辐射装置之间的距离,而现有技术中的辐射装置,其馈电巴伦的结构已成为限制相邻两个辐射装置距离缩小的主要因素。示例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辐射装置,如图1所示,该辐射装置包括第一辐射模块01、第二辐射模块02、第一导线巴伦03和第二导线巴伦04,第一辐射模块01用于进行-45
°
极化,第二辐射模块02进行+45
°
极化,第一导线巴伦03用于向第一辐射模块01进行馈电,第二导线巴伦04用于向第二辐射模块02进行馈电,第一导线巴伦03与第二导线巴伦04正交设置,这样,第一导线巴伦03和第二导线巴伦04组成的巴伦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在形成多频段阵列天线时,阵列天线的结构可以为图2所示,工作于较低频段的辐射装置001与相邻的且工作于较高频段的辐射装置002之间的距离较大,不利于紧凑间距的阵列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装置和多频段阵列天线,能够在多频段阵列天线尺寸不增加或者增加很少的情况下,集成更多的辐射装置。r/>[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装置,包括辐射模块、第一导线巴伦和第二导线巴伦,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机械连接于辐射模块的下方;辐射模块包括位于+45
°
极化方向上的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以及位于-45
°
极化方向上的第三辐射单元和第四辐射单元,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第三辐射单元与第四辐射单元彼此隔离;第一导线巴伦配置为向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馈入第一差分信号,第二导线巴伦配置为向第三辐射单元和第四辐射单元馈入第二差分信号,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共面设置。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辐射装置,由于该辐射装置包括辐射模块、第一导线巴伦和第二导线巴伦,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设置于辐射模块的下方,辐射模块包括位于+45
°
极化方向上的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以及位于-45
°
极化方向上的第三辐射单元和第四辐射单元,第一导线巴伦配置为向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馈入第一差分信号,第二导线巴伦配置为向第三辐射单元和第四辐射单元馈入第二差分信号,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共面设置,因此,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组成的巴伦结构占用空间较小,在将该辐射装置应用于多频段阵列天线中时,该结构的辐射装置与相邻的且工作
于较高频段的辐射装置之间的间距可以进一步缩小,由此在多频段阵列天线尺寸不增加或者增加很少的情况下,能够集成更多的辐射装置。
[0008]可选的,辐射模块上设有第一插孔,第一导线巴伦和第二导线巴伦的上端设有第一插接凸起,第一插接凸起配合插接于第一插孔内。由此实现了辐射模块与第一导线巴伦之间、以及辐射模块与第二导线巴伦之间的机械连接,插接操作方面,安装效率较高。
[0009]可选的,第一导线巴伦和第二导线巴伦均包括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第二参考地导线和固定件,该固定件用于固定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和第二参考地导线的相对位置;馈电导线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馈电导线段和第二馈电导线段,第一馈电导线段与第二馈电导线段并排布置,第一馈电导线段的下端为信号输入端,第二馈电导线段的上端与第一馈电导线段的上端电连接;第一参考地导线与第一馈电导线段平行,第一参考地导线与第一馈电导线段之间能够产生电容耦合效应,第一参考地导线的下端为参考地连接端,第一参考地导线的上端为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参考地导线与第二馈电导线段平行,第二参考地导线与第二馈电导线段之间能够产生电容耦合效应,第二参考地导线的下端为参考地连接端,第二参考地导线的上端为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一导线巴伦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电连接,第二导线巴伦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三辐射单元和第四辐射单元电连接。这样,当激励信号(比如电流信号)由信号输入端输入馈电导线时,该激励信号由第一馈电导线段流入第二馈电导线段,第一馈电导线段中的激励信号和第二馈电导线段中的激励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一参考地导线与第二参考地导线中耦合获得的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由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了差分信号,此结构的第一导线巴伦和第二导线巴伦的结构简单,方向图的对称性较优。
[0010]可选的,馈电导线还包括第三馈电导线段,该第三馈电导线段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三馈电导线段的一端与第一馈电导线段的上端电连接,第三馈电导线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馈电导线段的上端电连接。这样,馈电导线的结构简单,用料较省。
[0011]可选的,第一馈电导线段与第二馈电导线段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馈电导线段与第二馈电导线段所处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参考地导线与第二参考地导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参考地导线与第二参考地导线所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且相对。此结构的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中,将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和第二参考地导线分散布置于平行且相对的两个平面中,有利于减小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的宽度,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组成的巴伦结构的占用空间。
[0012]可选的,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和第二参考地导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此第一导线巴伦与第二导线巴伦的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0013]可选的,固定件为竖直设置的第一绝缘基板,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和第二参考地导线均为设置于第一绝缘基板上的金属层。此结构的固定件体积较小,且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和第二参考地导线可以通过印刷工艺成型于第一绝缘基板上,印刷工艺成熟,因此容易制作。
[0014]可选的,固定件包括固定件基体,该固定件基体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馈电导线卡接于第一卡槽内,第一参考地导线卡接于第二卡槽内,第二参考地导线卡接于第三卡槽内。这样,通过固定件基体和设置于该固定件基体上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
第三卡槽固定了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和第二参考地导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且固定件基体与馈电导线之间、固定件基体与第一参考地导线之间、以及固定件基体与第二参考地导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因此当固定件基体、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和第二参考地导线中的任意一个损坏时,可拆出该损坏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即可,因此维修成本较低,且卡接操作方便,安装拆卸效率较高。
[0015]可选的,第一导线巴伦的固定件与第二导线巴伦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模块、第一巴伦和第二巴伦;所述辐射模块包括极化方向为+45
°
的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以及极化方向为-45
°
的第三辐射单元和第四辐射单元;所述第一巴伦与所述第二巴伦共面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巴伦用于向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馈入第一差分信号,所述第二巴伦用于向所述第三辐射单元和所述第四辐射单元馈入第二差分信号。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三辐射单元与所述第四辐射单元彼此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巴伦和第二巴伦均包括馈电导线、第一参考地导线、第二参考地导线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馈电导线、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和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的相对位置;所述馈电导线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馈电导线段和第二馈电导线段,所述第一馈电导线段与所述第二馈电导线段平行,所述第一馈电导线段的下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馈电导线段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馈电导线段的上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与所述第一馈电导线段平行,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的下端为参考地连接端,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的上端为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与所述第二馈电导线段平行,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的下端为参考地连接端,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的上端为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巴伦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巴伦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辐射单元和所述第四辐射单元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示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辐射装置工作时,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与所述第一馈电导线段之间产生电容耦合效应,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与所述第二馈电导线段之间产生电容耦合效应。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导线还包括第三馈电导线段,所述第三馈电导线段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馈电导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馈电导线段的上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馈电导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馈电导线段的上端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导线段与所述第二馈电导线段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馈电导线段与所述第二馈电导线段所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与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与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所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相对。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导线、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和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位于同一平面内。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竖直设置的第一绝缘基板,所述馈电导线、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和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均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基板上的金属层。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件基体,所述固定件基体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馈电导线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参考地导线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参考地导线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槽内。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巴伦和所述第二巴伦均包括馈电导线、参考地导线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馈电导线和所述参考地导线的相对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徇李建平段小登李文翱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