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及马达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61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达及马达壳体组件。马达包含马达壳体组件及马达电机。马达壳体组件包含中空外壳、中空内壳及两个端盖。中空外壳的内侧及中空内壳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螺纹结构及第二螺纹结构,而中空外壳及中空内壳可以通过第一螺纹结构及第二螺纹结构相互锁合,且相互锁合的中空外壳及中空内壳之间将对应形成有一螺旋流道。马达电机则是设置于中空内壳中。马达运作时,可以是使冷却流体由中空外壳的流入口进入螺旋流道中,并使冷却流体由中空外壳的流出口离开,借此可以通过冷却液体带走马达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马达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马达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及马达壳体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及马达壳体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能通入冷却流体的马达及马达壳体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常见的马达水冷装置,大多是额外设置于马达的外壳,此种水冷装置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常因为两者之间的制作公差等问题,而发生无法顺利组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达及马达壳体组件,主要用以改善公知技术中,于马达的外壳额外设置水冷装置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马达,其包含一马达壳体组件及马达电机。马达壳体组件一中空外壳、中空内壳及两个端盖。中空外壳的一内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一螺纹结构,中空外壳的两端具有一流入口及一流出口;中空内壳的一外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二螺纹结构,中空外壳的第一螺纹结构与中空内壳的第二螺纹结构相互锁合,且中空外壳的内侧面、第一螺纹结构、中空内壳的外侧面及第二螺纹结构共同形成一螺旋流道,螺旋流道、流入口及流出口相互连通,而流入口用以提供一冷却液体进入螺旋流道,流出口则用以提供位于螺旋流道内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含:一马达壳体组件,其包含:一中空外壳,所述中空外壳的一内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一螺纹结构,所述中空外壳的两端具有一流入口及一流出口;一中空内壳,所述中空内壳的一外侧面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第二螺纹结构,所述中空外壳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中空内壳的所述第二螺纹结构相互锁合,且所述中空外壳的所述内侧面、所述第一螺纹结构、所述中空内壳的所述外侧面及所述第二螺纹结构共同形成一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所述流入口及所述流出口相互连通,而所述流入口用以提供一冷却液体进入所述螺旋流道,所述流出口则用以提供位于所述螺旋流道内的所述冷却液体流出;及两个端盖,其固定于所述中空外壳及所述中空内壳的两端面,其中一个所述端盖具有一轴孔;以及一马达电机,其设置于所述中空内壳中,所述马达电机包含一定子组件、一转子组件及一转动轴,所述定子组件固定于所述中空内壳的一内侧面,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转动轴相互固定,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出于两个所述轴孔;所述马达电机通电时,所述转子组件及所述转动轴能相对所述定子组件旋转。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外壳具有一中空通道,所述中空外壳的其中一端向所述中空通道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环状端壁,所述环状端壁用以限制所述中空内壳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结构及所述第一螺纹结构而相对于所述中空外壳的活动范围。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包含两个轴承组件,且各个所述端盖具有一容槽,所述容槽设置有一个所述轴承组件,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轴承组件相互固定。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马达的一截面中,所述环状侧壁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旋流道的宽度,所述截面通过所述转动轴的中心。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相对于所述中空外壳的所述外侧面的高度介于3毫米至20毫米,所述第一螺纹结构的宽度介于2毫米至10毫米,且所述第一螺纹结构的螺距介于5毫米至100毫米;所述第二螺纹结构相对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成福萧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