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55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电动车,其中,电池包箱体包括至少一个箱本体,以及与所述箱本体连接且用于与外部负载连接的安装件;所述箱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热管理间隔板,所述热管理间隔板将所述箱本体分隔为多层容纳单元,多层所述容纳单元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池包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容纳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将所述容纳单元分隔为多个用于容纳极芯组件的容纳腔。本申请电池包箱体,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较高的结构强度以及较好的热管理性能,且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此外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组合装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电动车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电池包采用的是将电池模组安装到电池包箱体内,形成电池包结构。其中,电池模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单体电池构成的电池组、设置于电池组两侧的侧板和设置于电池组两端的端板。侧板与端板通过螺栓或者拉杆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以实现对电池组的固定。电池模组在组装完成后再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安装于电池包箱体内,并且为了提高电池包的强度,通常需要在电池包内设置横梁和纵梁。由于加入了端板、侧板、横梁、纵梁及紧固件等结构件导致整个电池包的重量较大,同时也降低了电池包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使其能量密度无法满足用户对电动车的续航能力的需求。而且,这种结构也存在组装过程繁琐、组装工序复杂,需要先将电池组装成电池模组,然后再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包箱体内,从而导致人力、物力等成本的增加。
[0003]此外,电池包箱体通常是由托盘和上盖构成,托盘是由多个边梁和底板组装焊接而成,并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箱本体(100),以及与所述箱本体(100)连接且用于与外部负载连接的安装件(110);所述箱本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热管理间隔板(200),所述热管理间隔板(200)将所述箱本体(100)分隔为多层容纳单元(301),多层所述容纳单元(301)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池包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容纳单元(30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结构梁(170),所述结构梁(170)将所述容纳单元(301)分隔为多个用于容纳极芯组件的容纳腔(3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100)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顶板(120)和底板(130), 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左侧板(140)和右侧板(150);所述左侧板(140)分别与所述顶板(120)和所述底板(130)连接,所述右侧板(150)分别与所述顶板(120)和所述底板(130)连接;所述热管理间隔板(200)设于所述顶板(120)和所述底板(130)之间,且所述热管理间隔板(200)分别连接所述左侧板(140)和所述右侧板(15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不同层的所述容纳单元(301)中的所述容纳腔(30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或不同层所述容纳单元(301)中的所述容纳腔(30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错位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100)上设有一个所述热管理间隔板(200),所述热管理间隔板(200)将所述箱本体(100)分隔为两层所述容纳单元(301),包括底层的所述容纳单元(301)和顶层的所述容纳单元(301);每层所述容纳单元(301)中设有相同个数的所述结构梁(170),所述结构梁(170)将所述容纳单元(301)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鹏彭青波鲁志佩朱建华朱燕孙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