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景棠专利>正文

水果保护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果保护袋结构,主要包括一开口状的塑料袋主体,其主体上端的外表面加覆有一不透明体,而主体下端为一透明体,主体上、下端面皆设有无数针状透气孔,且于主体下端的最底部设有数个细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开口端的内、外表面设有一双层粘塑体,该粘塑体分为内、外两层。(*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果保护袋结构,特别是一种在开口处设有自粘式塑体、用于包覆生长中水果的塑料保护袋。
技术介绍
一般果农种植的各种水果,在尚未成熟采收前,通常需要采用保护袋来包覆。早期的保护袋,皆为纸制品,经雨淋和风吹日晒后及易破损。此后,又采用塑料保护袋,虽能防水、防晒,但却不透明、不透气,不能方便看到袋内水果的生长情况,且在作业上费时费力,增加了人工成本。对于上述传统保护袋开口的束紧,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图1所示为纸制保护袋1A,它在开口3A的边缘预先固定有一铅线2A,需要束紧时,利用铅线的固定力再同步弯折,此种纸制保护袋在受雨水淋湿后,不久便会腐蚀破烂,之后,铅线2A也会自行掉落于地面,容易造成误踩受伤,且制造加工较麻烦。图2所示为塑料制保护袋1B,需要束紧时,利用尼龙绳2B直接系于开口3B处,作业过程也较麻烦,费时费力,且由于其不透明、不透气,实用性和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果保护袋结构,使其透明、透气,而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包括一开口状的塑料袋主体,其主体上端的外表面加覆有一不透明体,而主体下端为一透明体,主体上、下端面皆设有无数针状透气孔,且于主体下端的最底部设有数个细切口,又于主体开口端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有一双层粘塑体,该粘塑体分为内、外两层。与已有的水果包装袋相比较,本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由于在主体开口端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有一双层粘塑体,该粘塑体分为内、外两层,束紧包装袋时,只要将双层粘塑体的外层撕开,再由端面顺势往内弯折,利用双层粘塑体内层的粘性,可使开口迅速自然地呈现束紧状态,使其操作简单,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纸制保护袋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塑料保护袋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双层粘塑体设于开口端外表面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双层粘塑体设于开口端内表面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撕开双层粘塑体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A、纸制保护袋 1B、塑料制保护袋2A、铅线2B、尼龙绳 3A、开口3B、开口1、主体2、上端 21、不透明体3、下端 31、透明体4、透气孔5、细切口6、水果7、开口 71、端面8、双层粘塑体 81、内层 82、外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水果保护袋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水果保护袋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开口状的塑料袋主体1,其中主体1上端2的外表面加覆有不透明体21,主体1下端3为透明体31,上、下端面2、3皆设有无数个针状透气孔4,且于下端3最底部设有数个细切口5。在开口7端面7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设有一双层粘塑体8,该粘塑体8分为内层81和外层82。如图5和图6所示,在使用本水果保护袋时,先将水果6由主体1开口端装入袋内,然后将设在开口7端面71内表面或外表面上的双层粘塑体8外层82撕开,此时再由端面71顺势往内弯折,利用双层粘塑体8内层81的粘性,使开口7迅速自然地呈现紧固状态,如图7所示,非常顺手便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果保护袋结构,主要包括一开口状的塑料袋主体,其主体上端的外表面加覆有一不透明体,而主体下端为一透明体,主体上、下端面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棠
申请(专利权)人:杨景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