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39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包括车体和储料斗,储料斗固定在车体上;在储料斗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组件,在储料斗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料组件;进料组件包括上进料管、下进料管、第一法兰和若干第一气缸下进料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储料斗的上端部,上进料管的下端部插入下进料管内并与下进料管滑动连接;出料组件包括上出料管、下出料管、第二法兰和若干第二气缸,下出料管的上端套设上出料管上并与上出料管滑动连接;第二法兰固定在下出料管的外周向侧面上,第二气缸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法兰的上端面和储料斗的下端部上;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加入投料口时产生的大量粉尘,污染车间环境和造成物料的浪费的问题。污染车间环境和造成物料的浪费的问题。污染车间环境和造成物料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


[0001]本技术属于新材料的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部分新材料的原料或添加剂为粉体;将原料加入混料器或反应器内,通过搅拌挤压或者反应形成新材料。目前向混料器或反应器加入粉体原料的常用方式为倾倒,极易在投料口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车间环境的同时,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物料加入投料口时产生的大量粉尘,污染车间环境和造成物料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4]一种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包括车体和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固定在所述车体上;在所述储料斗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组件,在所述储料斗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上进料管、下进料管、第一法兰和若干第一气缸,所述下进料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储料斗的上端部,所述上进料管的下端部插入所述下进料管内并与所述下进料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固定在所述上进料管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气缸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法兰的下端面和储料斗的上端部,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上进料管沿竖直方向往返滑动;所述出料组件包括上出料管、下出料管、第二法兰和若干第二气缸,所述上出料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储料斗的下端部,所述下出料管的上端套设所述上出料管上并与所述上出料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法兰固定在所述下出料管的外周向侧面上,所述第二气缸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法兰的上端面和储料斗的下端部上。
[0005]本技术的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的有益效果:需要向储料斗内注入物料时,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法兰驱动上进料管向上移动,使上进料管的上端对准物料筒的出料口,使物料流入储料斗内,完成取料;在车体的作用下,将物料转运至料仓的投料口的上方,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使下出料管的下端插入投料口内,物料通过上出料管和下出料管流入料仓内,完成投料;由于下出料管插入投料口内,减少物料流出时在空气中的暴露,减少粉尘的产生,降低粉尘污染车间环境和造成物料的浪费。
[0006]进一步地,在所述上进料管的外周向侧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环台,在所述下进料管的内周向侧面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环台;在竖直方向,所述第二环台对第一环台形成挡止配合。
[0007]有益效果:第二环台对第一环台在竖直向上形成挡止限位,防止上进料管过度向上移动,从下进料管的上端拔出。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出料管的外周向侧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三环台,在所述下出料管的内圆周侧面的上端设置有第四环台;在竖直方向,所述第三环台对第四环台形成挡止配合。
[0009]有益效果:第三环台对第四环台在竖直方向下形成挡止限位,防止下出料管过度向下移动,从上出料管的下端拔出。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罩设在所述下出料管的周向侧面上,所述罩壳位于第二法兰的下方。
[0011]有益效果:当下出料管的下端插入投料口内时,罩壳罩设在投料口的上方,减少物料形成的粉尘从投料口逃逸,降低对车间的污染。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罩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的上端胶粘固定在所述罩壳的下端面上。
[0013]有益效果:当下出料管的下端插入投料口内时,弹性圈与投料口的侧壁的上端面软接触,使罩壳和投料口形成密闭空间,防止物料形成的粉尘从投料口逃逸,避免车间被污染。
[0014]进一步地,所述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投料口的两侧;所述导轨与所述车体的车轮适配,所述导轨为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导向。
[0015]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轨,为车体的运动方向导向,提高转运效率。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套设固定在所述导轨上。
[0017]有益效果:定位块对车体的车轮运动限位,使车体停止运动时,下出料管位于投料口的正上方,有利于下出料管与投料口的对准,提高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之一;
[0021]图4是本技术的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之二。
[0022]图中标号: 1

车体,2

储料斗,3

进料组件,31

上进料管,32

下进料管,33

第一法兰,34

第一气缸,35

第一控制阀,36

第一环台,37

第二环台,4

出料组件,41

上出料管,42

下出料管,43

第二法兰,44

第二气缸,45

第二控制阀,46

第三环台,47

第四环台,5

导轨,6

定位块,7

罩壳,8

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本技术的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车体1和储料斗2,储料斗2固定在车体1上;在储料斗2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组件3,在储料斗2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料组件4。在本实施例中,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还包括导轨5,导轨5位于投料口的两侧;导轨5与车体1的车轮适配,导轨5为车体1的前进方向导向;通过设置导轨5,为车体1的运动方向导向,提高转运效率。在导轨5上设置有定位块6,定位块6套设固定在导轨5上;定位块6对车体1的车轮运动限位,使车体1停止运动时,下出料管42位于投料口的正上方,有利于下出料管42与投料口的对准,提高转运效率;定位块6为橡胶块,在定位块6开设有同导轨5插入的凹槽,定位块6与导轨5之间通过螺栓锁紧。在其他实施例中,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未包括导轨和定位块,车体的车轮为万向轮,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储料斗转运至投料口
的上方。
[0025]进料组件3包括上进料管31、下进料管32、第一法兰33和若干第一气缸34,下进料管32的下端固定在储料斗2的上端部,上进料管31的下端部插入下进料管32内并与下进料管32滑动连接;第一法兰33固定在上进料管31的上端面上,第一气缸3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法兰33的下端面和储料斗2的上端部,第一气缸34用于驱动所述上进料管31沿竖直方向往返滑动;并在下进料管3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35。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进料管31的外周向侧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环台36,在下进料管32的内周向侧面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环台37;在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固定在所述车体上;在所述储料斗的上端部设置有进料组件,在所述储料斗的下端部设置有出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上进料管、下进料管、第一法兰和若干第一气缸,所述下进料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储料斗的上端部,所述上进料管的下端部插入所述下进料管内并与所述下进料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固定在所述上进料管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气缸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法兰的下端面和储料斗的上端部,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上进料管沿竖直方向往返滑动;所述出料组件包括上出料管、下出料管、第二法兰和若干第二气缸,所述上出料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储料斗的下端部,所述下出料管的上端套设所述上出料管上并与所述上出料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法兰固定在所述下出料管的外周向侧面上,所述第二气缸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法兰的上端面和储料斗的下端部上,下出料管位于投料口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材料生产用投料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进料管的外周向侧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环台,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超赵胜冯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明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