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015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软枕,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及支撑板,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底座其中一面设有一层魔术贴勾面,所述软枕表面设有一层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相适配,所述底座另一面正中设有球铰支座,底座通过球铰支座与支撑杆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支撑板其中一面的正中位置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辅助医护人员针对卧床病患进行翻身。针对卧床病患进行翻身。针对卧床病患进行翻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身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翻身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在协助患者翻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事项,参照《协助患者翻身操作流程》,有一人法以及二人法,以二人法为例:同侧时,一人托颈肩、腰,一人托臀、腘窝,同时移向近侧,同时将患者转向对侧;两侧时,握住中单平移患者至床边,摆好体位,近侧操作者将中单交给合作者握住,双手置于患者背、臀部,同时将患者转向对侧。
[0003]但在实际操作时非常考验医务人员的力量与经验技巧,并且过程中医务人员无法腾出空闲同时进行其他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翻身的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软枕,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及支撑板,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底座其中一面设有一层魔术贴勾面,所述软枕表面设有一层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相适配,所述底座另一面正中设有球铰支座,底座通过球铰支座与支撑杆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支撑板其中一面的正中位置处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软枕表面呈仿真人体颈部背面曲面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软枕表面设有若干透气孔。
[0009]另进一步的,所述软枕材质为乳胶材料。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呈矩形板状且支撑板表面积小于底座表面积。
[0011]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表面与支撑杆相互垂直。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能有效固定体位,不易压塌及移位;
[0014]2、软枕与人体背部弧度相符,舒适度高;
[0015]3、软枕设有透气孔,透气性好;
[0016]4、软枕与支架可粘贴固定,亦可分开使用,清洗方便
[0017]5、本技术可起到病患坐位时支撑其腰背部力量的作用,卧位时还可用作翻身支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支撑装置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软枕立体图。
[0020]图中:1

底座、2

球铰支座、3

支撑杆、4

支撑板、5

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2所示,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软枕,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3及支撑板4,所述底座1呈矩形板状,底座1其中一面设有一层魔术贴勾面,所述软枕表面设有一层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相适配,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软枕粘贴于底座1。
[0023]所述底座1另一面正中设有球铰支座2,底座1通过球铰支座2与支撑杆3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3另一端与支撑板4其中一面的正中位置处固定连接。
[0024]为了提高病患舒适度,所述软枕表面呈仿真人体颈部背面曲面状,所述软枕材质为乳胶材料。为提高透气性,所述软枕表面设有若干透气孔5。
[0025]同时,所述支撑板4呈矩形板状且支撑板4表面积小于底座1表面积。所述支撑板4表面与支撑杆3相互垂直。
[0026]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和软枕,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及支撑板,所述底座呈矩形板状,底座其中一面设有一层魔术贴勾面,所述软枕表面设有一层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相适配,所述底座另一面正中设有球铰支座,底座通过球铰支座与支撑杆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支撑板其中一面的正中位置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娟杨丽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