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09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呼吸内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包括喷药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喷药组件包括气囊管道部和喷头,所述管道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气囊和喷头,并与气囊和喷头相连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药瓶、手柄和挤压部,药瓶螺接于管道部,并与管道部内部相连通;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医护人员便可将所需要使用的药瓶开口处落在管道部,利用管道部从药瓶的底部对其进行支撑,随后调节挤压部,利用挤压部对药瓶施加向下的压力,在挤压的作用下,便可将药瓶固定在手柄和管道部之间,并使得药瓶能够稳定的安装在管道上,避免药瓶在使用的郭晨在过程中出现脱落以及晃动的情况,使医护人员能够顺利的对患者进行喷药治疗。喷药治疗。喷药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


[0001]本技术属于呼吸内科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

技术介绍

[0002]咽喉痛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病症,它多发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甚至心肌梗死均可引起咽喉痛,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和口臭等症状。在呼吸内科临床上,对咽喉肿痛或扁桃体炎进行诊治时,通常是用热水冲泡粉剂药物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来发挥药效,一般是用管子口探入口鼻腔内,将药粉喷至患者口腔内部。
[0003]目前市场上的喷药器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是将药瓶直接安装在管道上,进而造成药瓶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脱落以及晃动的现象,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喷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喷药器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是将药瓶直接安装在管道上,进而造成药瓶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脱落以及晃动的现象,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喷药使用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包括喷药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喷药组件包括气囊管道部和喷头,所述管道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气囊和喷头,并与气囊和喷头相连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药瓶、手柄和挤压部,所述药瓶螺接于管道部,并与管道部内部相连通,所述手柄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管道部,所述挤压部一端固定连接于手柄,另一端抵制于药瓶外壁。
[0006]优选的,所述管道部包括衔接管、U型管和连管,所述U型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管和连管的一端,所述衔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气囊,所述连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喷头。
[0007]优选的,所述药瓶位于U型管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管和连管。
[0008]优选的,所述U型管的外壁开设有螺孔,所述药瓶的开口处通过螺孔螺接于U型管。
[0009]优选的,所述衔接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挡板,多个挡板沿所述衔接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0010]优选的,所述挤压部包括套管、转环和螺杆,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于手柄外壁,所述转环转动连接于套管,所述螺杆的一端收容于套管内部,并螺接于转环。
[0011]优选的,所述挤压部还包括底片,所述底片转动连接于螺杆另一端,且所述螺杆通过底片抵制于药瓶外壁。
[0012]优选的,所述底片靠近药瓶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垫。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
喷药器,通过设置挤压部、管道部和手柄,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医护人员便可将所需要使用的药瓶开口处落在管道部,利用管道部从药瓶的底部对其进行支撑,随后调节挤压部,利用挤压部对药瓶施加向下的压力,在挤压的作用下,便可将药瓶固定在手柄和管道部之间,并使得药瓶能够稳定的安装在管道上,避免药瓶在使用的郭晨在过程中出现脱落以及晃动的情况,使医护人员能够顺利的对患者进行喷药治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的挤压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的衔接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喷药组件;11、气囊;12、衔接管;13、U型管;14、连管;15、喷头;16、挡板;2、固定组件;21、药瓶;22、底片;23、手柄;24、套管;25、转环;2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包括喷药组件1和固定组件2,喷药组件1包括气囊11管道部和喷头15,管道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气囊11和喷头15,并与气囊11和喷头15相连通,固定组件2包括药瓶21、手柄23和挤压部,药瓶21螺接于管道部,并与管道部内部相连通,手柄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管道部,挤压部一端固定连接于手柄23,另一端抵制于药瓶21外壁。
[0020]在本实施方式中,药瓶21的开口处设置有螺纹,在该螺纹的作用下便可其螺入到U型管13上,且利用U型管13的形状设置,能够避免药品中流出的药水回流进入到气囊11的内部,其次,在衔接管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挡板16,挡板16起到阻挡药水通过衔接管12进入到气囊11的内部,使得药水能够顺利的进行使用,并避免药水流入都气囊11内部而影响到气囊11的使用。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将药瓶21的开口处螺接安装在U型管13上,在安装完成之后,对U型管13进行扶正,使得药水能够顺利的进入都U型管13内部,随后医护人员那便可转动套管24上所设置的转环25,转环25在转轴的作用下便可顺利的在套管24上进行转动,由于螺杆26螺纹连接于套管24和转环25,进而转环25的转动便会带动螺杆26从套管24的内部不断伸出,螺杆26的不断伸出便会使其底端设置的底片22不断的靠近药品外壁,并于底片22的底部设置橡胶垫,随着转环25的不断转动,底片22便会通过橡胶垫与药瓶21外壁相接触,在橡胶垫的作用下,能够避免底片21的向下挤压造成对药瓶的损坏,此时,在螺杆26以及底片22的作用下,便可将药瓶21固定在手柄23和U型管13之间,避免药瓶21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当固定完毕之后,医护人员便可按压衔接管12一端设置的气囊11,将气囊11内部的空气挤压进入到衔接管12的内部,并随之进入到U型管13的内部,并将U型管13内部的药水挤入到连管14的内部,随后通过连管14进入都喷头15的内部,而医护人员将喷头15伸入到患者的延后和口腔之中,并对准患处,随后药水
便会从喷头15喷出,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喷药。
[0022]进一步的,管道部包括衔接管12、U型管13和连管14,U型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管12和连管14的一端,衔接管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气囊11,连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喷头15。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便可按压衔接管12一端设置的气囊11,将气囊11内部的空气挤压进入到衔接管12的内部,并随之进入到U型管13的内部,并将U型管13内部的药水挤入到连管14的内部,随后通过连管14进入都喷头15的内部。
[0024]进一步的,药瓶21位于U型管13的中心位置处,且手柄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管12和连管14;U型管13的外壁开设有螺孔,药瓶21的开口处通过螺孔螺接于U型管13。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药瓶21的开口处设置有螺纹,在该螺纹的作用下便可其螺入到U型管13上的螺孔中,且利用U型管13的形状设置,能够避免药品中流出的药水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包括喷药组件(1)和固定组件(2),所述喷药组件(1)包括气囊(11)管道部和喷头(15),所述管道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气囊(11)和喷头(15),并与气囊(11)和喷头(1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药瓶(21)、手柄(23)和挤压部,所述药瓶(21)螺接于管道部,并与管道部内部相连通,所述手柄(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管道部,所述挤压部一端固定连接于手柄(23),另一端抵制于药瓶(21)外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包括衔接管(12)、U型管(13)和连管(14),所述U型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管(12)和连管(14)的一端,所述衔接管(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气囊(11),所述连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喷头(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瓶(21)位于U型管(13)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手柄(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管(12)和连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