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07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包括混凝土柱、外包钢板、钢梁和外环板;钢梁数目至少为2根且分布于混凝土柱的外周方向上;相邻钢梁轴向之间有夹角α;混凝土柱的轴向与钢梁轴向相互垂直;外包钢板置于混凝土柱外壁上且与混凝土柱固定;外环板置于外包钢板与钢梁之间;外包钢板与外环板和钢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平面不规则框架梁柱节点的有效连接,连接灵活;且操作方便,提高施工效率,节点连接处不易发生翘曲,质量好,安全性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的混合框架时,合理的梁柱节点做法可有效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抗震性能及承载力等。但是现有的建筑设计时,梁柱的平面关系经常较为复杂,跨度或受力情况不统一,柱周边梁高不能全部统一,现有的梁柱节点均不能同时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或无法保证规范要求的“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概念要求。而且,现有的梁柱节点或构造复杂,施工效率低,或节点抗剪能力较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给整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改造设计中,也经常出现梁柱节点施工困难或节点强度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梁柱节点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适用于平面不规则框架梁柱节点的有效连接,连接灵活;且操作方便,提高施工效率,节点连接处不易发生翘曲,抗剪性能好,安全性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包括混凝土柱、外包钢板、钢梁和外环板;所述钢梁数目至少为2根且分布于混凝土柱的外周方向上;所述相邻钢梁轴向之间有夹角α;所述混凝土柱的轴向与钢梁轴向相互垂直;所述外包钢板置于混凝土柱外壁上且与混凝土柱固定;所述外环板置于外包钢板与钢梁之间;所述外包钢板与外环板和钢梁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环板由多块厚度不小于20mm钢板拼接而成外环板面;所述外环板面外边缘的连线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外环板面内边缘的连线为正方形、矩形或圆形。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环板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设置的上外环板和下外环板;所述上外环板置于外包钢板上端向下100mm处;所述下外环板置于外包钢板下端向上100mm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夹角0
°
<α≤180
°

[0009]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柱横截面为正方形、矩形或圆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包钢板是由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板组成;所述外包钢板横截面为正方形、矩形或圆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还包括锚筋;所述锚筋为多根,所述多根锚筋纵横交错焊接在外包钢板内壁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还包括加劲板;所述外包钢板通过加劲板与外环板和钢梁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劲板厚度不小于12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包括混凝土柱、外包钢板、钢梁和外环板;所述钢梁数目至少为2根且分布于混凝土柱的外周方向上;所述相邻钢梁轴向之间有夹角α;所述混凝土柱的轴向与钢梁轴向相互垂直;所述外包钢板置于混凝土柱外壁上且与混凝土柱固定;所述外环板置于外包钢板与钢梁之间;所述外包钢板与外环板和钢梁相连接。本技术能实现各方向梁与柱之间的有效连接,适用范围广,且操作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0016]2、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在梁高范围内设置外包钢板及外环板,钢梁与外环板进行连接,主要通过外环板来传递弯矩,保证节点质量。
[0017]3、本技术提供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还包括焊接在外包钢板相对内壁之间且纵横交错的多根锚筋。锚筋在外包钢板内部形成对拉,能加强节点抗剪能力,保证梁柱节点连接处的外包钢板不易发生翘曲,建筑全性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梁柱节点(中柱节点)俯视剖视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2提供的梁柱节点(边柱节点)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3提供的梁柱节点(角柱节点)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4提供的梁柱节点(圆柱节点)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5提供的梁柱节点(斜交梁处节点)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3]图6为实施例6提供的梁柱节点(矩形柱节点)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4]图7为图1的A

A剖视示意图;
[0025]图8为图1的B

B向剖视示意图;
[0026]图9为图6在两侧梁高不同时的示意图;
[0027]其中:
[0028]1—混凝土柱;2—外包钢板;3—钢梁;31—上翼缘;32—腹板;33—下翼缘;4—外环板;5—加劲板;6—锚筋;7—外环板拼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参见图1、图7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外包钢板2、钢梁3和外环板4;混凝土柱1竖直方向设置;混凝土柱1的轴向与钢梁3轴向相互垂直。
[0032]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柱1竖直方向设置;钢梁3为4根且均匀对称分布在混凝土柱1四周,左右两根钢梁3轴向中心线之间夹角α=180
°
;左侧钢梁3轴向中心线与上侧钢梁或下侧钢梁轴向中心线之间夹角均为α=90
°
,4根钢梁3呈左右对称、上下对称,4根钢梁3形成十字形状;混凝土柱1轴向与钢梁3轴向相互垂直,混凝土柱1与钢梁3的节点位于中心柱位置。
[0033]本实施例中,外包钢板2置于混凝土柱1外壁上且与混凝土柱1焊接固定,外环板4
置于外包钢板2与钢梁3之间;外包钢板2通过加劲板5依次与外包钢板2、外环板4和钢梁3焊接固定;外环板4通过外环板拼接处7连接为一个整体。外环板4由多块厚度不小于20mm钢板拼接而成外环板面;具体的,外环板4包括四块钢钢板,四块钢板4置于外包钢板2和钢梁3之间。具体的,四块钢板通过外环板拼接处7采用全熔透焊拼接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外环板面外边缘的连线为多边形,且外环板面的中心为正方形通孔,通孔尺寸与外包钢板2尺寸相匹配。
[0034]实施时,混凝土柱1为正方形柱(800*800mm);外包钢板2横截面为正方形。外环板面的横截面呈正方形且外环板面四个方向处,通过加劲板5使得混凝土柱1、外包钢板2的边棱、外环板4和钢梁3依次连接固定。
[0035]参见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外环板4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设置的上外环板41和下外环板42;上外环板41与下外环板42之间的距离为640mm;上外环板41置于外包钢板2上端向下100mm处;下外环板42置于外包钢板2下端向上100mm处。
[0036]本实施例中,外包钢板2是由厚度为25mm的钢板组成(外包钢板2厚度不能低于20mm);外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外包钢板(2)、钢梁(3)和外环板(4);所述钢梁(3)数目至少为2根且分布于混凝土柱(1)的外周方向上;所述相邻钢梁(3)轴向之间有夹角α;所述混凝土柱(1)的轴向与钢梁(3)轴向相互垂直;所述外包钢板(2)置于混凝土柱(1)外壁上且与混凝土柱(1)固定;所述外环板(4)置于外包钢板(2)与钢梁(3)之间;所述外包钢板(2)与外环板(4)和钢梁(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板(4)由多块厚度不小于20mm钢板拼接而成外环板面;所述外环板面外边缘的连线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外环板面内边缘的连线为正方形、矩形或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柱与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板(4)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设置的上外环板(41)和下外环板(42);所述上外环板(41)置于外包钢板(2)上端向下100mm处;所述下外环板(42)置于外包钢板(2)下端向上100mm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牧张奎丁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