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管式换热器及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005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绕管式换热器及制冷系统。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包括筒体组件、中心筒及换热管,所述筒体组件内具有容纳壳程介质的壳腔,所述中心筒设于所述壳腔内,所述换热管包括多层换热管,每层所述换热管包括多根换热管,多层所述换热管环绕所述中心筒外且呈螺旋状;所述筒体组件上开设有多组管程接口,每层所述换热管连接于所述管程接口,连接于不同组的所述管程接口的每层所述换热管相互交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即便在制冷系统只运行部分负荷时,壳程介质与管程介质依然能够均匀换热,提高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热器的换热效率。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管式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绕管式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某些制冷系统由多个系统并联组成,绕管式换热器中的部分换热管连接一个系统,部分换热管连接另一个系统,当负荷发生变化时,能够选择性地只运行部分系统。
[0003]而现有的绕管式换热器,连接同一个系统的换热管集中布置,当制冷系统中的某几个系统运行时,只有部分换热管参与换热,而不参与换热的换热管间隙内的壳程介质也不参与换热,即部分系统的换热管没有均布在整个壳体空间内,不能与壳体空间内的介质均匀换热,造成换热效率低下,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管式换热器,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包括筒体组件、中心筒及换热管,所述筒体组件内具有容纳壳程介质的壳腔,所述中心筒设于所述壳腔内,所述换热管包括多层换热管,每层所述换热管包括多根换热管,多层所述换热管环绕所述中心筒外且呈螺旋状;所述筒体组件上开设有多组管程接口,每层所述换热管连接于所述管程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包括筒体组件(10)、中心筒(20)及换热管(30),所述筒体组件(10)内具有容纳壳程介质的壳腔(11),所述中心筒(20)设于所述壳腔(11)内,所述换热管(30)包括多层换热管(30),每层所述换热管(30)包括多根换热管(30),多层所述换热管(30)环绕所述中心筒(20)外且呈螺旋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组件(10)上开设有多组管程接口(17),每层所述换热管(30)连接于所述管程接口(17),连接不同组管程接口(17)的所述换热管(30)相互交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层的所述换热管(30)中每根换热管(30)均连接于同一组所述管程接口(17),连接于不同组管程接口(17)的所述换热管(30)隔层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层的所述换热管(30)均包括多组换热管(30),同一层的所述换热管(30)中的每组所述换热管(30)分别连接于相应组的所述管程接口(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管程接口(17)均包括管程进口(171)及管程出口(172),至少两组所述管程接口(17)的管程出口(172)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管式换热器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晓冯国艳史俊茹钟建法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