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环水分入渗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9884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环水分入渗测试系统,涉及野外土壤入渗试验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马氏瓶、调节水头升降机、称重传感器、无纸记录仪、多环入渗装置以及入土敲打装置,其中,所述多环入渗装置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单体环,所述单体环具有不同直径;两个所述马氏瓶,均设置于所述调节水头升降机上,用于根据预设水头,分别向目标双环内供水;所述目标双环为与试验方案双环尺寸对应的所述多环入渗装置中的两个单体环;所述入土敲打装置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所述目标双环均匀压入试验土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任意双环的组合,能够满足不同内外环组合对水分入渗影响的试验需求,具有组合拆卸方便、水头可调以及数据自动采集传输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环水分入渗测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野外土壤入渗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多环水分入渗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土壤入渗特性是评价土壤涵养水源和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确定田间尺度上的土壤导水率需要大量的野外试验。受许多因素影响,土壤入渗具有很强的时空变异性,这增加了土壤入渗准确测定的难度。在众多土壤入渗测定方法中,双环法是应用最为广泛,是测定田间土壤渗透系数最为经典的一种仪器。由于外环促进了内环中水体的垂向入渗作用,减少了内环水体侧渗所带来的误差。因此相较于单环法,双环法测量精度普遍较高。然而,双环法测量结果除了受地形条件、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双环入渗仪的几何尺寸会影响土壤入渗速率测定的准确性。这是由于双环入渗过程中的侧向流动或入渗环壁对大孔隙的阻隔作用等,入渗仪的几何尺寸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众多研究表明直径较小的入渗环测定的入渗率较大,且较早达到稳态,而平均入渗速率随着测量尺寸的增加而增大,其原因主要是相对于小环内垂直入渗,侧向流所占比重较大。
[0003]双环入渗仪除上述入渗率的测量精度问题外,还存在以下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环水分入渗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氏瓶(1)、调节水头升降机(2)、称重传感器(3)、无纸记录仪(4)、多环入渗装置(5)以及入土敲打装置(6),所述多环入渗装置(5)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单体环(501),所述单体环(501)具有不同直径;两个所述马氏瓶(1),均设置于所述调节水头升降机(2)上,用于根据预设水头,分别向目标双环内供水;其中,所述目标双环为与试验方案双环尺寸对应的所述多环入渗装置(5)中的两个单体环(501);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3),均设置于所述调节水头升降机(2)上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马氏瓶(1)之下,所述称重传感器(3)与所述马氏瓶(1)一一对应,所述称重传感器(3)用于计量所对应的所述马氏瓶(1)的质量变化数据;所述调节水头升降机(2),用于同时对两个所述马氏瓶(1)的预设水头进行调节;所述无纸记录仪(4),与所述称重传感器(3)分别连接,用于记录所述称重传感器(3)所传输的所述质量变化数据;所述入土敲打装置(6),与所述目标双环的上端连接,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将所述目标双环均匀压入试验土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水挡板(502);所述透水挡板(502),设置于所述目标双环内,用于将所述目标双环中的每个单体环(501)分隔为多个相互连通的水室,所述多个相互连通的水室为中心对称结构;其中,设置于所述目标双环内环中的所述透水挡板(502)为相互垂直的十字挡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双环外环中的所述透水挡板(502)为平面挡板;所述单体环(501)的周向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503),所述第一卡槽(503)用于插入所述透水挡板(5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土敲打装置(6),包括:受力构件(601)、支撑杆(602)以及第二卡槽(603);多根所述支撑杆(602)的上端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受力构件(601)的下端同时连接;每根所述支撑杆(602)的下端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第二卡槽(603)一一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杆(602)具有预设的弯曲角度,当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长江赵勇张紫慧钟小锋姜仁贵徐胜攀卢宇航王昊肖欣宇万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