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80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属于病床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端对称固定有床板,且床体的一端床板表面安装有对话器,所述床体两端的床板外壁处焊接有卡座,且卡座的顶端嵌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托块,且托块上方的支撑杆顶端套接有长杆外端的套筒,在床体的床板外壁处焊接卡座,而卡座的内部嵌入支撑杆,然后将长杆和短杆焊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向支撑杆顶端罩去,使得矩形框架长杆处的套筒嵌合支撑杆,此时支撑杆的表面有托块托住套筒进行支撑,残障病人可以通过对话器与护士台进行沟通,而残障病人换衣服时可以长杆下方的垂帘A和短杆下方的垂帘B遮在床体外侧,方便残障病人遮掩更换衣物。方便残障病人遮掩更换衣物。方便残障病人遮掩更换衣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


[0001]本技术涉及病床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

技术介绍

[0002]病床一般指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治疗需要和卧床生活习性,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如体重监测、起背就餐、智能翻身、预防褥疮、负压接尿尿床报警监测、移动运输、休息、康复(被动运动、站立)、给药输液等功能,康复病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治疗或康复设备配套使用。翻身护理床一般不超过90cm宽,为单层单人床。方便医护观察巡视和家属的操作使用,也可供健康人、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尿失禁、脑外伤稳定期或恢复期病人在家康复休养治疗时使用,主要以实用性为主。
[0003]专利号CN201922271479.3公开了一种病床,包括通过一组床腿支撑固定的床框,床框上侧放置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凹槽,在每个所述凹槽内均转动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侧设有螺纹孔,在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手杆,转动转动块能够将手杆置入凹槽内,在所述凹槽内设有定位孔,当所述手杆与所述凹槽相垂直时,转动所述手杆能够将手杆一端伸入定位孔内。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病床在转移病人时,可以直接将床板从病床上直接拆下放在转运车上进行转运,通过床板两侧手杆方便将床板抬起,在平常使用时能够将手杆转动至凹槽内隐藏,在转运病人时,还能够通过安全带将病人绑扎在床板上,安全带的两端能够栓在拉环上,绑扎方便。
[0004]1、现有技术的智能对话残障病床会在床体的床板处安装对话器方便残障人士与医院护士台处的对话服务器进行对话,而这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的床体处缺乏遮挡结构,一些女性残障患者更换衣物时残障病床无法进行遮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
[0005]2、现有技术的智能对话残障病床会在床体的床板处安装对话器方便残障人士与医院护士台处的对话服务器进行对话,而这种残障病床的底端缺乏较好的复层收纳柜体,残障病人的生活用品不能在残障病床下方进行收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端对称固定有床板,且床体的一端床板表面安装有对话器,所述床体两端的床板外壁处焊接有卡座,且卡座的顶端嵌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托块,且托块上方的支撑杆顶端套接有长杆外端的套筒,所述长杆的两组杆体与短杆的两组杆体焊接构成矩形框架,且长杆和短杆的下方分别固定有垂帘A和垂帘B,所述床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柜,且底柜的内部嵌
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下方的底柜底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U形垂柜的竖壁,所述U形垂柜的竖壁固定连接于承接板的底端。
[0009]可选的,所述U形垂柜的内部凸起有隔板,且隔板在U形垂柜内凸起有两组。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处焊接有挂钩。
[0011]可选的,所述长杆和短杆焊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四角处固定有套筒,且套筒内嵌入有支撑杆。
[0012]可选的,所述底柜的表面涂覆有金属防锈漆。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在床体的床板外壁处焊接卡座,而卡座的内部嵌入支撑杆,然后将长杆和短杆焊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向支撑杆顶端罩去,使得矩形框架长杆处的套筒嵌合支撑杆,此时支撑杆的表面有托块托住套筒进行支撑,残障病人可以通过对话器与护士台进行沟通,而残障病人换衣服时可以长杆下方的垂帘A和短杆下方的垂帘B遮在床体外侧,方便残障病人遮掩更换衣物,解决了现有智能对话残障病床缺乏遮挡结构的问题。
[0015]2、本技术通过在床体的底端设置底柜,底柜内的承接板表面可以放置物品,并且承接板下方的U形垂柜借助竖壁在底柜的滑槽内滑动,而U形垂柜内也可放置物品,承接板和U形垂柜可以从底柜下方抽出清理,解决了现有智能对话残障病床下方缺乏收纳结构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的矩形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床体;2、床板;3、对话器;4、卡座;5、支撑杆;6、托块;7、套筒;8、长杆;9、短杆;10、垂帘A;11、垂帘B;12、底柜;13、承接板;14、滑槽;15、U形垂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顶端对称固定有床板2,且床体1的一端床板2表面安装有对话器3,所述床体1两端的床板2外壁处焊接有卡座4,且卡座4的顶端嵌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焊接有托块6,且托块6上方的支撑杆5顶端套接有长杆8外端的套筒7,所述长杆8的两组杆体
与短杆9的两组杆体焊接构成矩形框架,且长杆8和短杆9的下方分别固定有垂帘A10和垂帘B11,所述床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柜12,且底柜12的内部嵌入有承接板13,所述承接板13下方的底柜12底端开设有滑槽14,且滑槽14内滑动连接有U形垂柜15的竖壁,所述U形垂柜15的竖壁固定连接于承接板13的底端。
[0023]示例的,在床体1的床板2外壁处焊接卡座4,而卡座4的内部嵌入支撑杆5,然后将长杆8和短杆9焊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向支撑杆5顶端罩去,使得矩形框架长杆8处的套筒7嵌合支撑杆5,此时支撑杆5的表面有托块6托住套筒7进行支撑,残障病人可以通过对话器3与护士台进行沟通,而残障病人换衣服时可以长杆8下方的垂帘A10和短杆9下方的垂帘B11遮在床体1外侧,方便残障病人遮掩更换衣物,在床体1的底端设置底柜12,底柜12内的承接板13表面可以放置物品,并且承接板13下方的U形垂柜15借助竖壁在底柜12的滑槽14内滑动,而U形垂柜15内也可放置物品,承接板13和U形垂柜15可以从底柜12下方抽出清理。
[0024]参考图1所示,所述U形垂柜15的内部凸起有隔板,且隔板在U形垂柜15内凸起有两组。
[0025]示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对话残障病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顶端对称固定有床板(2),且床体(1)的一端床板(2)表面安装有对话器(3),所述床体(1)两端的床板(2)外壁处焊接有卡座(4),且卡座(4)的顶端嵌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焊接有托块(6),且托块(6)上方的支撑杆(5)顶端套接有长杆(8)外端的套筒(7),所述长杆(8)的两组杆体与短杆(9)的两组杆体焊接构成矩形框架,且长杆(8)和短杆(9)的下方分别固定有垂帘A(10)和垂帘B(11),所述床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柜(12),且底柜(12)的内部嵌入有承接板(13),所述承接板(13)下方的底柜(12)底端开设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美丽魔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