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防护修复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78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腱鞘防护修复贴片,包括固定部和护理部,所述护理部包括支撑层、振动层和药物层,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层连接,所述固定部将所述护理部固定在手上,所述振动层设于所述支撑层和药物层之间,所述振动层内设有电源和振动器,所述电源为所述振动器供能,所述电源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药物层与手部接触,所述药物层内填充有治疗腱鞘炎的药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振动器进行振动,可达到按摩效果,配合电热元件散发热量,可达到热敷效果,能够有效防护、治疗腱鞘炎,并且可以控制定时振动和加热,帮助患者做到规律性治疗。疗。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腱鞘防护修复贴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腱鞘防护修复贴片。

技术介绍

[0002]腱鞘炎是一种多发于桡骨茎突和屈指肌腱处的劳损性疾病,常表现为因肌腱在腱鞘内反复摩擦而在腱鞘内产生无菌性炎症的反应。手指屈肌腱鞘炎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或扳机指,是最为常见的手外科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屈、伸指活动过程中,在掌指关节掌侧感觉酸胀、疼痛,严重者会出现弹响,甚至绞锁,导致屈、伸指功能障碍。随着智能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对腱鞘的损伤越来越大。因此,以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为首的腱鞘炎患者逐渐增多,并逐渐向年轻化的趋势发展,保护和预防腱鞘损伤越来越被重视。
[0003]常见治疗腱鞘损伤的方式有:(1)利用小针刀、温针灸治疗,其操作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且流程时间长,收效较慢。(2)利用中药熏洗治疗,但中药清洗换药多有不便,消耗时间长,而且对治疗场所有要求。(3)利用中频理疗与体外冲击波治疗,其医疗设备体型较大,主要市场为医院康复科,不能随时进行小规模治疗。(4)利用针刀治疗,其术后可能复发,且危险性较大。
[0004]目前,也有利用智能化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对腱鞘炎进行治疗。可穿戴医疗设备是指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便携式医疗或健康电子设备,在软件支持下感知、记录、分析、调控、干预甚至治疗疾病或维护健康状态。专利文件CN107485087A公开了一种采用蓝牙控制的红外理疗中药包手套,针对大拇指腱鞘炎,在手套本体上的拇指和手掌部结合处设有护理包,通过红外理疗和中药治疗对患处进行治疗,但其只能针对局部治疗而且使用不方便、治疗效果不佳。专利文件CN209547004U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手套,其主要运用电极片,将电极片设置在手套对应处,连接中频治疗仪,对人体手部的骨桡侧的中点和桡骨茎突处产生电刺激,达到对腱鞘炎的针对性治疗。但其体积偏大,佩戴后不太轻便灵活,会给手部带来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腱鞘防护修复贴片,来解决传统腱鞘防护手套灵活度不高、体积偏大导致手部负担、治疗效果不佳等缺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腱鞘防护修复贴片,包括固定部和护理部,所述护理部包括支撑层、振动层和药物层,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层连接,所述固定部将所述护理部固定在手上,所述振动层设于所述支撑层和药物层之间,所述振动层内设有电源和振动器,所述电源为所述振动器供能,所述电源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药物层与手部接触,所述药物层内填充有治疗腱鞘炎的药物。
[0007]优选地,所述振动层内设有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与所述电源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指套,所述指套为环形或弧形,所述指套套设于手指处。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五个指套,分别套设于五根手指上。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腕套,所述腕套为弧形,所述腕套套设于手腕处。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层、振动层和药物层之间粘接。
[0012]优选地,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
[001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所述的腱鞘防护修复贴片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中的腱鞘防护修复贴片在振动层内设置电源、振动器和电热元件,并且与配套的控制系统配合,需要治疗时,通过控制振动器振动,达到按摩效果,通过控制电热元件发热,再配合药物层内的药物达到热敷效果,能够及时有效防护、治疗腱鞘炎。
[0015]2、本技术能够实现定时治疗,对于患有腱鞘炎的患者,可以控制定时振动和加热,帮助患者做到规律性治疗;并且将药物层设计为可更换的形式,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0016]3、本技术中的腱鞘防护修复贴片能够制作成类似手套的形式,佩戴轻便,并且不用随身携带药物,使得治疗不受时间、地点影响,应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护理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带有指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带有腕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佩戴示意图。
[0022]图中,1、固定部;2、护理部;3、指套;4、腕套;5、支撑层;6、振动层;7、药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5所示,一种腱鞘防护修复贴片,包括固定部1和护理部2,固定部1与护理部2连接,固定部1制作成与佩戴者手部外形贴合的形状,并将护理部2固定在佩戴者手上。护理部2包括支撑层5、振动层6和药物层7,支撑层5位于最外侧,支撑层5与固定部1连接,还可以起到保护支撑作用。药物层7与手部接触,药物层7内填充有艾绒等治疗腱鞘炎的药物(药物层7也可以是膏药贴的形式)。振动层6设于支撑层5和药物层7之间,振动层6包括电源、振动器以及其他填充材料,电源为振动器供能,电源和振动器嵌入填充材料内,填充材料能对电源和振动器起到保护作用。电源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控制电源开关,从而控制振动器的启动或关闭,通过振动按摩达到防护、治疗腱鞘炎的效果。电源可以为纽扣电池等体积较小的供电设备,便于安装佩戴。
[0024]振动层内还设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与电源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控制电源开关,从而控制电热元件的启动或关闭,配合药物热敷达到防护、治疗腱鞘炎的效果。
[0025]对于患有腱鞘炎或是需要预防腱鞘炎的佩戴者,如果出现关节酸胀、发不出力、局部肿胀、疼痛、肌腱隆起等腱鞘异常现象,也可以实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打开电源(也可以定时控制打开电源)。之后振动器开始振动,达到按摩效果,同时,电热元件开始工作发热,
配合药物层7内药物进行热敷治疗,以此达到防护腱鞘炎、修复腱鞘损伤的目的。手部在日常活动过程中,药物层7内的药物也会缓慢释放到手部皮肤处,达到治疗效果。
[0026]支撑层5与固定部1为一体式结构,振动层6和支撑层5之间粘接,药物层7和振动层6之间粘接。当药物层7内的药物释放完后,可以换用新的药物层7,振动层6内的电源电量耗尽时,可以换用新的振动层6,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固定部1、支撑层5的材料利用率,节省成本。
[0027]固定部1包括至少一个指套3,指套3为环形或弧形,指套3能套设在手指上。固定部1还包括腕套4,腕套4为弧形,腕套4能套设于手腕处。如图5所示,通过指套3和腕套4将固定部1固定在手部,护理部2和固定部1制作成类似于手套的一体式结构,轻便灵活,不会妨碍手部正常活动。并且将护理部2的位置设在易发生腱鞘炎的局部,利于针对性治疗。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固定部1与手部进行固定,通过护理部2对易发生腱鞘炎的局部进行针对性治疗,护理部2包括支撑层5、振动层6和药物层7,振动层6中设有电源、振动器和电热元件,电源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腱鞘防护修复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和护理部(2),所述护理部(2)包括支撑层(5)、振动层(6)和药物层(7),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支撑层(5)连接,所述固定部(1)将所述护理部(2)固定在手上,所述振动层(6)设于所述支撑层(5)和药物层(7)之间,所述振动层(6)内设有电源和振动器,所述电源为所述振动器供能,所述电源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药物层(7)与手部接触,所述药物层(7)内填充有治疗腱鞘炎的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腱鞘防护修复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层(6)内设有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与所述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诗语张洁刘润温梦园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