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975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框架,降温框架外侧设有电源线,降温框架内置放置槽和功能槽,且功能槽设置于放置槽的两侧,降温框架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放置槽内活动设置有降温壳体,且降温壳体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滑动贯穿放置槽并且延伸至功能槽内,降温壳体底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抽风扇,降温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气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可对患者的头部或者肢体进行舒适放置,且适用不同大小头部或肢体的患儿使用;另一方面利用酒精挥发吸热的原理将酒精缓慢挥发进行吸热起到降温效果,避免冰袋直接刺激患儿皮肤,且对于降温筒内的酒精棉筒的更换特别方便,实用效果佳。佳。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医疗大国,我国的医疗发展建设水平也是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医疗领域中,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而儿科中的患儿经常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多数情况下都采取服用退烧药达到退烧降温目的,而患儿经常服用退烧药不仅会影响患儿自身抵抗力,还会对药物产生依赖,不利于患儿健康发育。医护人员通常会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敷冰袋和酒精擦拭。
[0003]目前临床上多数采用冰袋降温的方法,但是由于冰袋温度太低,直接刺激患儿皮肤,不利于患儿身体健康,并且冰袋会随着温度流逝而融化,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装填冰块,比较麻烦。为了满足上述使用需求,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框架,所述降温框架外侧设有电源线,所述降温框架内置放置槽和功能槽,且功能槽设置于放置槽的两侧,所述降温框架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放置槽内活动设置有降温壳体,且降温壳体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滑动贯穿放置槽并且延伸至功能槽内,所述降温壳体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抽风扇,所述降温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气格栅,所述降温壳体外侧螺纹插接有降温筒,所述降温筒内活动插接有酒精棉筒,并且降温筒活动延伸至降温壳体内腔。
[0007]优选的,所述降温框架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外侧设置有橡胶摩擦垫。
[0008]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上端以及降温壳体底部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海绵。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由显示屏、指示灯以及开关组组成,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指示灯由红绿黄三种颜色灯体组成,所述开关组电连接抽风扇。
[0010]优选的,一侧所述功能槽内转动设置有活动贯穿第一连接块的转动轴,另一侧所述功能槽内转动设置有螺纹贯穿第一连接块的螺纹轴,所述降温框架上端设置有动力端固定连接螺纹轴的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电连接开关组。
[0011]优选的,所述降温筒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降温壳体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外侧端固定连接转动把手,所述降温筒内侧端设置有便于酒精棉筒插入的插接口,
所述降温筒外壁均匀设置有通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采用便携式降温框架结构对降温壳体进行安装且方便携带使用,通过将吸附有酒精的酒精棉筒插接于降温筒内并且安装在降温壳体上,将患者头部或者肢体枕于放置槽底部的弧形槽内,并且利用微型电机驱动螺纹轴带动连接块以及降温壳体下降对接患者头部,利用抽风扇抽取空气缓慢吹风加快降温筒内酒精棉筒的酒精以及低落在患者头部的酒精挥发,从而对患者实现降温处理;本技术一方面可对患者的头部或者肢体进行舒适放置,且适用不同大小头部或肢体的患儿使用;另一方面利用酒精挥发吸热的原理将酒精缓慢挥发进行吸热起到降温效果,避免冰袋直接刺激患儿皮肤,且对于降温筒内的酒精棉筒的更换特别方便,实用效果佳。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降温壳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降温筒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
降温框架,101

把手,2

电源线,3

放置槽,301

弧形槽,302
‑ꢀ
海绵,4

功能槽,5

控制面板,501

显示屏,502

指示灯,503

开关组, 6

降温壳体,7

连接块,701

转动轴,702

螺纹轴,703

微型电机, 8

出风口,9

温度传感器,10

抽风扇,11

进气格栅,12

降温筒,1201
‑ꢀ
连接块,1202

转动把手,1203

插接口,1204

通孔,13

酒精棉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框架1,降温框架1外侧设有电源线2,降温框架1内置放置槽3和功能槽4,且功能槽4设置于放置槽3的两侧,降温框架1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 5,放置槽3内活动设置有降温壳体6,且降温壳体6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第一连接块7滑动贯穿放置槽3并且延伸至功能槽 4内,降温壳体6底部设置有出风口8,出风口8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9、抽风扇10,降温壳体6上端设置有进气格栅11,降温壳体6外侧螺纹插接有降温筒12,降温筒12内活动插接有酒精棉筒13,并且降温筒12活动延伸至降温壳体6内腔。
[0022]更进一步的,降温框架1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101,把手101外侧设置有橡胶摩擦垫。通过把手101将降温框架1进行携带,并且橡胶摩擦垫可起到防滑效果。
[0023]更进一步的,放置槽3的上端以及降温壳体6底部均设置有弧形槽301,弧形槽301的槽壁上设置有海绵302。将患者的头部或者肢体放置于放置槽3底部的弧形槽301内,并且弧形槽301上端的海绵 302可增加放置的舒适度。
[0024]更进一步的,控制面板5由显示屏501、指示灯502以及开关组 503组成,显示屏50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9,指示灯502由红绿黄三种颜色灯体组成,开关组503电连接抽风扇10。吹出的风由温度传感器9检测温度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框架(1)外侧设有电源线(2),所述降温框架(1)内置放置槽(3)和功能槽(4),且功能槽(4)设置于放置槽(3)的两侧,所述降温框架(1)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5),所述放置槽(3)内活动设置有降温壳体(6),且降温壳体(6)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所述第一连接块(7)滑动贯穿放置槽(3)并且延伸至功能槽(4)内,所述降温壳体(6)底部设置有出风口(8),所述出风口(8)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抽风扇(10),所述降温壳体(6)上端设置有进气格栅(11),所述降温壳体(6)外侧螺纹插接有降温筒(12),所述降温筒(12)内活动插接有酒精棉筒(13),并且降温筒(12)活动延伸至降温壳体(6)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框架(1)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101),所述把手(101)外侧设置有橡胶摩擦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物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的上端以及降温壳体(6)底部均设置有弧形槽(301),所述弧形槽(3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新美劳晓飞严玉丽沈磊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