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神经科多功能检查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63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生儿神经科多功能检查锤,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锤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锤头、滑板、针杆、锤体、拉杆、弧形槽、进出孔、缓冲弹簧、收纳室、支撑环、移动槽、移动板、第二复位弹簧、滑块、第一复位弹簧、存储室、遮挡板、遮挡凹槽、扣块和压簧的配合使用,可使检查锤具备敲击和针扎检测的功能,这样检查锤的检查效果更好,解决了检查锤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只能单独进行敲击来检测新生儿神经,不能采用针扎的方式检测新生儿神经,造成检查锤功能性较少,从而导致检查锤出现检查新生儿神经效果较差的问题。经效果较差的问题。经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神经科多功能检查锤


[0001]本技术涉及神经科
,具体为新生儿神经科多功能检查锤。

技术介绍

[0002]神经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抽搐)、帕金森、癫痫、脑瘫、共济失调、扭转痉挛、孤独症、老年性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疾病,有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流变学检查等检测手段,同时诊治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在新生儿神经检测的过程中需使用到检查锤,现有的检查锤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单独进行敲击来检测新生儿神经,不能采用针扎的方式检测新生儿神经,造成检查锤功能性较少,从而导致检查锤出现检查新生儿神经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检查锤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生儿神经科多功能检查锤,具备敲击和针扎检测的优点,解决了检查锤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只能单独进行敲击来检测新生儿神经,不能采用针扎的方式检测新生儿神经,造成检查锤功能性较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神经科多功能检查锤,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套(5),所述螺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锤体(9),所述锤体(9)左侧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进出孔(14),所述进出孔(14)内腔的右侧连通有存储室(23),所述存储室(23)内腔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5),所述缓冲弹簧(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锤头(6),所述锤头(6)的左侧贯穿进出孔(14)并延伸至锤体(9)的左侧;所述锤体(9)右侧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遮挡凹槽(25),所述遮挡凹槽(2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簧(27),所述压簧(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扣块(26),所述扣块(26)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遮挡板(24),所述遮挡板(24)的底部延伸至遮挡凹槽(25)内腔的底部,所述遮挡板(24)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弧形槽(11),所述遮挡凹槽(25)内腔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收纳室(16),所述收纳室(16)内腔的底部连通有移动槽(18),所述移动槽(18)内腔的底部贯穿锤体(9);所述收纳室(16)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17),所述收纳室(16)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2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右侧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针杆(8),所述针杆(8)的右侧贯穿支撑环(17)并延伸至收纳室(16)内腔的右侧,所述针杆(8)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底部贯穿移动槽(18)并延伸至锤体(9)的底部,所述拉杆(10)表面的底部套设有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安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