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骨折复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下肢骨折复位的
,尤其涉及一种下肢骨折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应用的下肢骨折复位技术,大多还以人力配合手持器械为主为切开直视下复位,虽有部分研究采用机械复位装置,但基本上采用手动牵引的设备来完成,由于人不能固定在某个位置不变,这样在手术时容易造成二次错位,且现有的骨折复位装置存在不便于根据患者下肢骨折后弯曲的状态进行调节的缺点;因此,需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实用性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下肢骨折复位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骨折复位装置,包括底座和调节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底面一侧的前后端均固接有连接柱,且每个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均通过第一铰座与底座的底面活动铰接;所述调节板的顶面一侧竖向固接有固定板,所述调节板顶面的前后端均固接有固定框,且所述固定框的外端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骨折复位装置,包括底座(1)和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1)的顶面设有调节板(2),所述调节板(2)底面一侧的前后端均固接有连接柱,且每个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均通过第一铰座与底座(1)的底面活动铰接;所述调节板(2)的顶面一侧竖向固接有固定板(3),所述调节板(2)顶面的前后端均固接有固定框(4),且所述固定框(4)的外端面两侧均纵向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均纵向固接有螺纹筒(5),所述螺纹筒(5)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固定框(4)内侧面的两端均竖向活动设有复位板(7),每个所述复位板(7)的外端面中部均固接有第一轴承,且所述螺纹杆(6)的内端均固接在第一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螺纹杆(6)的外端均固接有矩形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骨折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杠(14)、横板(15)、T型导轨(16)、滑板(17)、调节杆(18),所述安装槽两侧内壁的中部均固接有第二轴承,所述安装槽内横向设有丝杠(14),且所述丝杠(14)的两端均固接在第二轴承的内圈中;所述丝杠(14)的杆体上纵向套设有横板(15),且所述横板(15)的一侧中部配合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安装槽内底面的前后端均横向固接有T型导轨(16),所述T型导轨(16)的顶面均配合活动设有滑板(17),所述滑板(17)的顶面均与横板(15)的底面固接;所述横板(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