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97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包括:环向型钢护拱,所述环向型钢护拱紧贴设置在初期支护内,且环向型钢护拱在初期支护内等间距设置,并且环向型钢护拱的内侧中心对称设置有多组纵向连接工字钢;型钢托梁,所述型钢托梁位于环向型钢护拱的左右两端下侧,且型钢托梁的下侧设置有与环向型钢护拱对应的钢管桩;弹性网,所述弹性网贴合设置在环向型钢护拱的下端内侧,且弹性网的前后两侧均等间距设置有卡块。该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承载能力强,可以有效的控制初期支护的变形,便于对上方掉块等进行遮挡防护,以及便于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危险远离,使得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高。人员的安全系数高。人员的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临时护拱
,具体为一种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公路结构形式,一般由超前支护、初期支护、防水结构、二次衬砌、仰拱填充等组成,针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因初期支护结构受力变形较大,变形速率较快,为此需设置临时护拱,阻止初期支护结构变形。
[0003]但现有的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载能力有限,难以有效的控制初期支护的变形,不便于对上方掉块等进行遮挡防护,以及不便于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危险远离,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载能力有限,难以有效的控制初期支护的变形,不便于对上方掉块等进行遮挡防护,以及不便于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危险远离,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低的问题。<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向型钢护拱(1),所述环向型钢护拱(1)紧贴设置在初期支护内,且环向型钢护拱(1)在初期支护内等间距设置,并且环向型钢护拱(1)的内侧中心对称设置有多组纵向连接工字钢(2);型钢托梁(3),所述型钢托梁(3)位于环向型钢护拱(1)的左右两端下侧,且型钢托梁(3)的下侧设置有与环向型钢护拱(1)对应的钢管桩(4);弹性网(9),所述弹性网(9)贴合设置在环向型钢护拱(1)的下端内侧,且弹性网(9)的前后两侧均等间距设置有卡块(10);压力传感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11)镶嵌安装在环向型钢护拱(1)的上端中部内侧,且压力传感器(11)的下侧设置有与环向型钢护拱(1)镶嵌连接的蜂鸣器(12);承接杆(13),所述承接杆(13)卡扣在环向型钢护拱(1)的左右两端外侧,且承接杆(13)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呈“凸”字型结构的承接支座(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基础下的隧道临时护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工字钢(2)与呈弧状结构的环向型钢护拱(1)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环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王旭辉张杰王宁董浩轩李延真祁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