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96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部嵌套连接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内部嵌套连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部嵌套连接有耐火层,所述耐火层内部嵌套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部嵌套连接有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电缆热胀冷缩或拉伸的状态下,有效提高电缆的屏蔽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属于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结构简单,当电缆发生较大的温度变化或受到拉伸后,内部屏蔽层会受到变形,严重影响电缆的屏蔽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部嵌套连接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内部嵌套连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部嵌套连接有耐火层,所述耐火层内部嵌套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部嵌套连接有导线。
[0005]优选的,所述内护套内部开设有螺旋沟槽,所述螺旋沟槽内部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丝径尺寸为螺旋沟槽宽度尺寸的三分之一。
[0006]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由若干条铜带呈环形分布搭接在一起,所述铜带上设置有下对接槽与上对接槽,所述下对接槽开设于铜带一端下方,所述上对接槽开设于铜带另一端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相邻的上对接槽与下对接槽相互重叠搭接在一起。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相邻的上对接槽与下对接槽相互重叠搭接在一起,可使铜带轻松围绕形成屏蔽层;伸缩弹簧的丝径尺寸为螺旋沟槽宽度尺寸的三分之一,可使伸缩弹簧在螺旋沟槽内轻松进行伸缩变形;屏蔽层内部嵌套连接有耐火层,可轻松对火源进行阻隔;综合上述本技术可在电缆热胀冷缩或拉伸的状态下,有效提高电缆的屏蔽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内护套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铜带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外护套;2

内护套;3

屏蔽层;4

耐火层;5

绝缘层;6

导线;7

螺旋沟槽;8

伸缩弹簧;9

铜带;10

下对接槽;11

上对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阐述。
[0014]如图1

3所示,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内部嵌套连接有内护套2,内护套2内部嵌套连接有屏蔽层3,屏蔽层3内部嵌套连接有耐火层4,耐火层4内部嵌套连接有绝缘层5,绝缘层5内部嵌套连接有导线6,内护套2内部开设有螺旋沟槽7,螺旋沟槽7内部放置有伸缩弹簧8,伸缩弹簧8的丝径尺寸为螺旋沟槽7宽度尺寸的三分之一,屏蔽层3由若干条铜带9呈环形分布搭接在一起,铜带9上设置有下对接槽10与上对接槽11,下对接槽10开设于铜带9一端下方,上对接槽11开设于铜带9另一端上方,相邻的上对接槽11与下对接槽10相互重叠搭接在一起。
[0015]具体使用方式:当电缆温度过高或受到拉伸时,伸缩弹簧8可在螺旋沟槽7内轻松伸展,同时伸缩弹簧8伸展对铜带9进行挤压,铜带9受到挤压后通过相互搭接的上对接槽11与下对接槽10进行力的传导,有效避免屏蔽层3发生损坏变形。
[0016]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部嵌套连接有内护套(2),所述内护套(2)内部嵌套连接有屏蔽层(3),所述屏蔽层(3)内部嵌套连接有耐火层(4),所述耐火层(4)内部嵌套连接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内部嵌套连接有导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屏蔽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2)内部开设有螺旋沟槽(7),所述螺旋沟槽(7)内部放置有伸缩弹簧(8),所述伸缩弹簧(8)的丝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顺电工业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