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87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底面固定粘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底面固定粘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底面固定粘接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底面固定粘接有韧性增强层,所述韧性增强层底面固定粘接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底面固定粘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底面固定粘接有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底面固定粘接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水层顶面横向开设有横向导水槽,所述防水层顶面前侧和右侧均纵向开设有纵向导水槽。通过复合设计,使得无纺布具有多样化功能,弥补了无纺布材料特性单一的缺陷,实现了便于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有效扩展了无纺布的使用范围。扩展了无纺布的使用范围。扩展了无纺布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0003]目前市场上的无纺布使用需求广泛,但是大多数无纺布本身特性较少,缺乏多样化材料特性,难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普通无纺布的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无纺布,解决了现有无纺布材料特性单一,使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底面固定粘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底面固定粘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底面固定粘接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底面固定粘接有韧性增强层,所述韧性增强层底面固定粘接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底面固定粘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底面固定粘接有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底面固定粘接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水层顶面横向开设有横向导水槽,所述防水层顶面前侧和右侧均纵向开设有纵向导水槽,且纵向导水槽与横向导水槽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顶面设有有防滑条,且防滑条与防滑凸起均为橡胶颗粒构成。
[0008]优选的,所述横向导水槽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横向导水槽均匀分布在防水层顶面的前侧、中侧和后侧。
[0009]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防水透气膜,所述阻燃层采用芳纶纤维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抗拉层采用强力粘胶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韧性增强层采用碳化硅纤维材料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层采用熔喷布材料制成,所述抗菌层采用壳聚糖纤维材料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合无纺布,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材料的防水层并开设横向导水槽和纵向导水槽,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防水效果,通过设置芳纶纤维材质的阻燃层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阻燃功能,通过设置强力粘胶纤维材料的抗拉层和韧性增强层,使得该无纺布具有抗拉伸、强度高的特性,通过设置熔喷布材质过滤层和壳聚
糖纤维材料的抗菌层,使得该无纺布抗菌、防尘功能,通过设置防滑凸起和防滑条,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防滑效果,通过复合设计,使得无纺布具有多样化功能,弥补了无纺布材料特性单一的缺陷,实现了便于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有效扩展了无纺布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剖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剖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16]图中:1第一无纺布层、2防水层、3阻燃层、4抗拉层、5韧性增强层、6过滤层、7抗菌层、8第二无纺布层、9防滑凸起、10横向导水槽、11纵向导水槽、12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参照图1

3,一种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无纺布层1底面固定粘接有防水层2,防水层2为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防水透气膜,防水层2底面固定粘接有阻燃层3,阻燃层3采用芳纶纤维材料制成,阻燃层3底面固定粘接有抗拉层4,抗拉层4采用强力粘胶纤维材料制成,抗拉层4底面固定粘接有韧性增强层5,韧性增强层5采用碳化硅纤维材料制成,韧性增强层5底面固定粘接有过滤层6,过滤层6采用熔喷布材料制成,通过使用熔喷布材质过滤层6,能够有效阻挡外部灰尘等杂质,过滤层6底面固定粘接有抗菌层7,抗菌层7采用壳聚糖纤维材料制成,抗菌层7底面固定粘接有第二无纺布层8,第二无纺布层8底面固定粘接有防滑凸起9,防水层2顶面横向开设有横向导水槽10,防水层2顶面前侧和右侧均纵向开设有纵向导水槽11,且纵向导水槽11与横向导水槽10相连通,横向导水槽10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横向导水槽10均匀分布在防水层2顶面的前侧、中侧和后侧,通过设置横向导水槽10和纵向导水槽11,使得到达防水层2顶面的液体能够尽快排出,增强了该无纺布的防水性能,第一无纺布层1的顶面设有有防滑条12,且防滑条12与防滑凸起9均为橡胶颗粒构成,通过设置防滑条12和防滑凸起9,使得该复合无纺布防滑效果更佳,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材料的防水层2并开设横向导水槽10和纵向导水槽11,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防水效果,通过设置芳纶纤维材质的阻燃层3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阻燃功能,通过设置强力粘胶纤维材料的抗拉层4和韧性增强层5,使得该无纺布具有抗拉伸、强度高的特性,通过设置熔喷布材质过滤层6和壳聚糖纤维材料的抗菌层7,使得该无纺布抗菌、防尘功能,通过设置防滑凸起9和防滑条12,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防滑效果,通过复合设计,使得无纺布具有多样化功能,弥补了无纺布材料特性单一的缺陷,实现了便于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有效扩展了无纺布的使用范围。
[0019]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材料的防水层2使得无纺布可以透气并进行隔水,通过开设横向导水槽10和纵向导水槽11,使得到达防水层2顶面的液体能够尽快排出,通过
设置芳纶纤维材质的阻燃层3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阻燃功能,通过设置强力粘胶纤维材料的抗拉层4和韧性增强层5,使得该无纺布具有抗拉伸、强度高的特性,通过设置熔喷布材质过滤层6对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进行过滤,通过设置壳聚糖纤维材料的抗菌层7,阻止无纺布内部细菌滋生,使得该无纺布抗菌、防尘功能,通过设置防滑凸起9和防滑条12,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防滑效果。
[0020]综上所述,该复合无纺布,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材料的防水层2并开设横向导水槽10和纵向导水槽11,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防水效果,通过设置芳纶纤维材质的阻燃层3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阻燃功能,通过设置强力粘胶纤维材料的抗拉层4和韧性增强层5,使得该无纺布具有抗拉伸、强度高的特性,通过设置熔喷布材质过滤层6和壳聚糖纤维材料的抗菌层7,使得该无纺布抗菌、防尘功能,通过设置防滑凸起9和防滑条12,使得该无纺布具有防滑效果,通过复合设计,使得无纺布具有多样化功能,弥补了无纺布材料特性单一的缺陷,实现了便于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有效扩展了无纺布的使用范围,解决了现有无纺布材料特性单一,使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底面固定粘接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底面固定粘接有阻燃层(3),所述阻燃层(3)底面固定粘接有抗拉层(4),所述抗拉层(4)底面固定粘接有韧性增强层(5),所述韧性增强层(5)底面固定粘接有过滤层(6),所述过滤层(6)底面固定粘接有抗菌层(7),所述抗菌层(7)底面固定粘接有第二无纺布层(8),所述第二无纺布层(8)底面固定粘接有防滑凸起(9),所述防水层(2)顶面横向开设有横向导水槽(10),所述防水层(2)顶面前侧和右侧均纵向开设有纵向导水槽(11),且纵向导水槽(11)与横向导水槽(1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良梁文威周锦明甄启祯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众盈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