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流化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867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6
一种节能流化床系统,涉及流化床干燥节能技术和成品无粉尘化技术领域,包括流化床主体,流化床主体内设置有恒速段干燥区和降速段干燥区,流化床主体上设置有进风口、高湿排风口、低湿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恒速段干燥区对应的进风口连接有恒速段进风系统,降速段干燥区对应的进风口对应连接有降速段进风系统,所述高湿排风口连接有与新风换热的出风换热系统,出风换热系统换热新风的出口与恒速段进风系统或/和降速段进风系统连接,低湿排风口的出口与恒速段进风系统或/和降速段进风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流化床主体的排风热量最大程度得以利用,生产线能耗降低。生产线能耗降低。生产线能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流化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沸腾流化床节能技术和成品无粉尘化
,特别涉及连续式内换热流化床


技术介绍

[0002]流化床干燥技术:新风处理得到洁净空气,经热交换器后温度上升,得到热工艺风,也可通过除湿得到干燥冷工艺风,新风也可不处理直接作为热工艺风或冷工艺风,进入流化床进风室,经过分风网板后在流化床层内进行热质交换;原湿物料进入流化床内,物料在热或冷工艺风作用下,在分风网板上形成流态化,工艺风与物料充分接触,提高了热质交换效率,促使物料中的水份蒸发分离或稳定冷却;物料粒子从进口到出口形成一定的梯度,经过不同流化床形式,可实现连续干燥或批次式使用;工艺风和物料热质交换后从流化床出来、经过除尘系统,可直接排空形成开路循环系统,可通过闭路循环装置接到进口、形成闭路循环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不限于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粉尘下料阀、调节门、温湿度压力等测量、尾气处理(包括不限于喷淋塔、除味装置),所述流化床包括现有振动流化床、沸腾流化床、内热流化床、脉动流化床、喷动流化床等各种公开的形式,设备组成根据具体需要而不同。
[0003]根据物料具体干燥特性,流化床从进口到出口,在不同位置所需工艺风温湿度不同,物料含水率会逐渐降低,物料温度通常是从低到高再低,实现经济能耗和优异产品,可选配专门的控制系统、内换热系统、进风系统、工艺配方,达到技术与设备的优良结合,内换热器的节能效果比较好、也有煅烧的效果,可实现诸如以下工艺:固体物料及吸潮性大物料连续干燥、冷却的工艺,粉态原料连续制得颗粒、烘干的工艺,结晶性湿物料的连续干燥、煅烧、冷却工艺,液态原料连续制得雪花状到实心状颗粒的工艺。
[0004]连续生产的特点:因为是连续性生产,产品工艺重复性好,生产效率高;适用于连续烘干、制粒时使用,最终产品可以无尘,性能优异;对于不希望中间过程人工的参与及防止污染的产生,连续式是最好的选择;能耗低;结构紧凑;因为料层温度可以低,安全标准高,同时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处理;运行可靠;蒸发强度大,体积为喷雾干燥塔的1/15~1/30;适用于粘性物料、强吸潮性物料的连续干燥和制粒;特别在产量比较大时,与批次式设备相比,具有能耗、质量的绝对优点。
[0005]湿物料在热风干燥过程中,主要有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在恒速干燥阶段,从流化床出来的空气,单位干燥用空气带走的水比较多、绝对湿度比较大,经气固分离后,热量难以直接回用,可直接排空;在降速干燥阶段,从流化床出来的空气,单位干燥用空气带走的水份从高到低,直到零达到平衡段、绝对湿度比较小,经气固分离后,如直接排空,所含的热量就全部损失,排空尾气需要经环保处理,增加了环保压力,传统流化床的恒速段和降速段前段的高湿排风和降速段后段的低湿排风,通常是混合在一起,导致排风所含热量难以利用。
[0006]传统的流化床干燥排出气体经除尘系统分离后,得到的固体粒径较小,不符合成
品粒径范围,通常需要加液体回溶、重结晶处理,而重结晶直接会有重结晶损失量,同时所加液体需重复干燥,导致整体能耗增加;传统除尘系统中的旋风分离器所收集的物料中,因还是含有部份成品粒径范围物料和含水份超标,通常需返回到流化床体内,导致旋风分离器内物料多次反复磨损,增加了流化床中的细粉量,再次加重了上述收率减少和能耗增加的缺点。
[0007]流化床干燥现有技术中,湿原料上道工艺可以是离心机、压滤机、浓缩蒸发器等方式得到的松散或团块形湿料,对湿原料进行流化床烘干作业时,采用传统流化床经常出现的缺点有:湿料进入流化床后,因为来不及烘干、分散,造成在床内结团、粘糊分风网板和壳壁造成破坏流化的现象和死床,特别是分风网板随着连续生产时间延长,存在网板堵塞、无法再生产,甚至容易出现起火、爆炸重大事故。
[0008]专利文献ZL200720077144.2《一种节能流化床》,采用在排风系统设置了干燥器,在干燥器中设置可更换的干燥剂方式,以利用排空尾气的热能,但缺点是干燥剂难以选择、代价高、更换不方便,并且干燥剂并不足以吸收排风尾气中的水份、吸收从开始随时间延长、吸收能力越来越小,导致生产条件难以控制、流化床干燥能力越来越小。
[0009]专利文献ZL201220224409.8《一种节能流化床》,采用把排空尾气通过回流管,直接回用一部份到工艺风进口的方式,缺点是排空尾气中含有大量水份,回到进口工艺风中,增加了进风湿度、降低了干燥能力,回用比例越大、对生产线干燥能力降低程度越大,甚至导致无法干燥。
[0010]专利文献ZL201720223838.6《一种制粒干燥节能系统》,在进口工艺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中设置有热管换热装置,采用尾气的热能对进口工艺风进行加热,缺点是需要设置两组热管换热装置,导致投资翻了一倍、换热效率降了一倍、风系统阻力增加了一倍,而风系统阻力的增加、直接决定了系统风机功率的增加,并且因排风系统中有微粉、导致无法采用翅片式换热器、又增加了排风系统间热管换热装置的尺寸和投资,用户在权衡投资性价比、维护费用、风机功率运行费用后,觉得不划算而放弃。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节能流化床系统,能降低流化床尾气排空量,可尽量利用流化床排风的排空热量,出口物料无粉尘飞扬,达到排空尾气环保性提高、生产线能耗降低、出口物料无粉、物料收率提高、运行稳定安全的效果、投资性价比高、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的效果。
[001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流化床系统,包括流化床主体,流化床主体内设置有恒速段干燥区和降速段干燥区,流化床主体上设置有进风口、高湿排风口、低湿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恒速段干燥区对应的进风口连接有恒速段进风系统,降速段干燥区对应的进风口对应连接有降速段进风系统,所述高湿排风口连接有与新风换热的出风换热系统,出风换热系统换热新风的出口与恒速段进风系统或/和降速段进风系统连接,低湿排风口的出口与恒速段进风系统或/和降速段进风系统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高湿排风口的排风通过出风换热系统后接到排空口,此时高湿高温排风经过换热实现降温、降湿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后续尾气的环保处理,新风与出风换热系统换热升温后
输入流化床主体对物料进行干燥,通常高湿高温排风的所含热量可以利用20

50%,热量利用可观,低湿排风口的排风湿度低、温度高,因此直接输入流化床主体对物料进行干燥,热量利用接近100%,从而使流化床主体的排风热量最大程度得以利用,生产线能耗降低。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低湿排风口的出口与恒速段进风系统连接,出风换热系统换热新风的出口与降速段进风系统连接。低湿排风口还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对降速干燥阶段有影响,可直接回到恒速干燥阶段利用,在降速干燥阶段,需要进风口工艺风的含水量越低越好,采用高湿排风口的出风换热系统换热新风,可起到更好的干燥效果。
[0016]进一步地,为降低物料的出料温度和物料的均质稳定化作用,流化床主体还设置有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流化床系统,包括流化床主体,流化床主体内设置有恒速段干燥区和降速段干燥区,流化床主体上设置有进风口、高湿排风口、低湿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恒速段干燥区对应的进风口连接有恒速段进风系统,降速段干燥区对应的进风口对应连接有降速段进风系统,所述高湿排风口连接有与新风换热的出风换热系统,出风换热系统换热新风的出口与恒速段进风系统或/和降速段进风系统连接,低湿排风口的出口与恒速段进风系统或/和降速段进风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流化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流化床主体还设置有靠近出料口的冷却段流化区,冷却段流化区对应的进风口连接有冷却段进风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流化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流化床主体内的上部为分离室,分离室内设置有分离室隔板,通过分离室隔板将分离室分隔为两个腔体,高湿排风口与靠近进料口一侧的腔体连接,低湿排风口与另一侧腔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系统还包括第一除尘系统、第二除尘系统以及输送系统,所述高湿排风口通过第一除尘系统连接出风换热系统,所述低湿排风口通过第二除尘系统连接恒速段进风系统或/和降速段进风系统,所述输送系统与第一除尘系统和第二除尘系统连接,输送系统用于将第一除尘系统和第二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书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日发生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