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工程抢险用临时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抢险支护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隧道工程抢险用临时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工程开挖构造过程中一旦遇到突水、坍塌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封堵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目前应对的措施一般采用储备沙袋、水泥、聚氨酯等材料,靠堆积严实,缝隙中注入堵水材料。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的涌水、坍塌等情况,传统的封堵方式依靠人力搬运很难短时间内将隧道全断面封堵,施工人员面临危险,而且对既有隧道有巨大安全威胁。针对以上情况,如何提供一种隧道工程抢险用临时支护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隧道工程抢险用临时支护装置,解决现有隧道工程开挖构造支护方式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工程抢险用临时支护装置,包括:
[0005]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包括可伸缩的顶部内套筒和底部外套筒;
[0006]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位于所述支撑套筒内,包括可伸缩的顶部内注浆管和底部外注浆管;r/>[0007]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工程抢险用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套筒(100),所述支撑套筒(100)包括可伸缩的顶部内套筒(101)和底部外套筒(102);注浆管(200),所述注浆管(200)位于所述支撑套筒(100)内,包括可伸缩的顶部内注浆管(201)和底部外注浆管(202);支撑骨架(300),所述支撑骨架(300)为通过多根一端环向铰接所述顶部内套筒(101)顶端,另一端向外延伸发散,且通过钢绞线(301)连接于所述底部外套筒(102)上的撑杆结构;充气囊体(400),所述充气囊体(400)部分固定于所述支撑骨架(300)顶部,且环绕于所述支撑套筒(100)外部,所述充气囊体(400)上具有充流孔(401);以及限位块(500),所述限位块(500)位于所述顶部内套筒(101)和所述支撑骨架(300)连接处,用于限制所述支撑骨架(300)的展开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工程抢险用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内套筒(101)和所述底部外套筒(102)内部竖直布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潮潮,李栋伟,王泽成,卜文杰,罗昌泰,贾志文,陈涛,赵新欣,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