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27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蜡机,包括:外壳;电机,容纳于外壳内;工作头,连接于电机的一端;电池包,连接于外壳远离工作头的一端;手柄,自外壳向两侧延伸;电机包括支撑于外壳内的电机壳以及位于电机壳内的转子,电机壳和转子之间设有多片磁瓦,多片磁瓦沿着转子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转子固定连接电机轴,电机轴包括支撑端和输出端,工作头连接于输出端,手柄自与支撑端对应的位置向两侧延伸。通过设置多片磁瓦,在保证磁性相同的前提下能够将整个电机做的更加小型化,保证电机结构紧凑,进而使得整个打蜡机能实现小型化,基于小型化电机和外壳的配合,双侧手柄的辅助,使得操作者操作更加省力,工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更高。工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更高。工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蜡机


[0001]本技术涉及手持电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蜡机。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用于不同轮廓的精细工作表面(包括汽车外饰面)的电动工具,如抛光机或打蜡机,操作者握持手柄在工作表面进行有效和精确地控制和操纵。这类电动工具通常包括一个电机,该电机驱动一个工作部件,如抛光或打蜡垫,以轨道方式与工作表面接触。为了正确处理工作表面,同时防止对其造成损害,重要的是操作者能够精确地引导工作元件沿工作表面移动,并同时控制工作元件施加到工作表面的压力。例如,如果工具的使用压力过大,例如不能控制和防止工具的全部重量施加在工作元件上,从而使工作表面受到影响,那么工作表面的光洁度就很容易被损坏甚至毁坏。另一方面,太小的应用压力往往会导致表面抛光不到位,或增加操作时间来完成所需的抛光。
[0003]为了提高效率,还希望操作者能够在工作面上覆盖相对较大的区域,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对工具的应用压力和路径的控制。在操作工具时,由于轨道运动产生的振动反应增加,同时基于工具本身的体积和重量,在手臂伸展的情况下,准确性和精确度会受到影响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蜡机,包括:外壳;电机,容纳于所述外壳内;工作头,连接于所述电机的一端;电池包,连接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工作头的一端;手柄,自所述外壳向两侧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支撑于外壳内的电机壳以及位于电机壳内的转子,所述电机壳和转子之间设有多片磁瓦,所述多片磁瓦沿着转子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转子固定连接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包括支撑端和输出端,所述工作头连接于所述输出端,所述手柄自与所述支撑端对应的位置向两侧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沿着与所述工作头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与所述外壳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以及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电池包的插入方向与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容纳所述电机的主壳体,所述手柄包括连接主壳体的连接部以及握持部,所述连接部自下向上延伸,所述握持部在连接部的端部向第一侧和第二侧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磁瓦与所述连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电机轴轴向的投影互不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上设有与所述外壳之间的锁定结构以及可操作的解除锁定的解锁钮,所述解锁钮设置于与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垂直的第三侧,所述握持部自第三侧到其相对的一侧的方向自上而下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小云廖卫平郑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承康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