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军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作战过程中,如城市作战过程中的楼宇清剿和地下空间搜索,对敌方目标进行攻击的方式通常为作战人员携带作战装备对目标进行近距离逼近攻击,其缺陷在于:作战人员容易暴露,导致造成任务失败及人员伤亡。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地面无人作战装备对敌方目标进行攻击,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地面无人作战装只能实现单向打击,打击效率低,满足不了复杂的作战场景需求。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其能够实现多个方向同时击打,击打效率高,从而满足复杂的作战场景。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击打装置及击发装置;
[0008]击打装置设置为多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击打装置及击发装置;击打装置设置为多个,每一击打装置的击打口方向不一致,多个击打装置固定在机器人主体上;击发装置对应设置为多个,每一击发装置与一击打装置连接,并驱使击打装置打击,多个击发装置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对应设置为多个,每一固定装置与一击打装置连接,并将击打装置固定在机器人主体上,多个固定装置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仿形固定块、第二仿形固定块、第三仿形固定块及第四仿形固定块,第一仿形固定块、第二仿形固定块、第三仿形固定块及第四仿形固定块固定在击打装置的周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击打装置设置为四个,相邻击打装置的击打口呈九十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见光相机及红外相机,可见光相机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以用于白天侦察与攻击;红外相机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以用于夜间侦察与攻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携带多向打击系统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觉模块及激光雷达系统,视觉模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宏,赵文彬,何小林,闫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诺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