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60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包括炉体、观察装置,所述炉体设有用于放置观察装置的通孔,所述观察装置包括观察球,所述观察球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观察球外部设有球罩,所述观察球与球罩之间设有垫圈,所述球罩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第一观察孔和用于人眼部观察的第二观察孔,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观察装置观察角度受限、观察镜容易积灰且不易清理、密封不严容易烫伤的问题,在锅炉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前景。炉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前景。炉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

技术介绍

[0002]观察镜是伴随着锅炉的产生而发展,其作用就是方便观察到火焰的燃烧情况,燃料的输送情况、除尘器等,燃烧形状及燃料是否燃烧完全。现有技术中的观察装置有轴承式观火孔,采用的是轴承挡火板,但是,火焰上方有一部分火焰被挡板挡住无法观察,轴承间隙大,容易窜烟存在安全隐患,挡火板密封不严,导致每次点火都会造成观火孔玻璃积灰,对观火孔清洗时,容易烫伤,且观火孔玻璃脱落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观察装置观察角度受限、观察镜容易积灰且不易清理、密封不严容易烫伤的问题。
[0004]其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包括炉体、观察装置,所述炉体设有用于放置观察装置的通孔,所述观察装置包括观察球,所述观察球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观察球外部设有球罩,所述观察球与球罩之间设有垫圈,所述球罩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第一观察孔和用于人眼部观察的第二观察孔。
[0006]优选的,所述观察球呈空心球体结构,包括第一金属部分、第二金属部分、第一玻璃部分、第二玻璃部分,所述第一金属部分与第二金属部分关于观察球球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玻璃部分与第二玻璃部分关于观察球球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玻璃部分、第二玻璃部分均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玻璃部分内侧向内凸出,形成凸透镜。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金属部分与第二金属部分的相交处,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远离观察球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套,所述第一转轴远离观察球的一端延设有转动手柄;所述转轴套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转轴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炉体的外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人字架、调节套筒、轴套支撑杆,所述轴套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转轴套的外壁上且其远离转轴套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调节套筒的顺螺纹,所述人字架固定连接在炉体的外壁上且其远离炉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调节套筒的逆螺纹,所述人字架和轴套支撑杆通过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形成调节套筒调节支架高度的结构。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观察球及其转动机构和垫圈的设置,能够通过旋转观察球刮掉观察球上的灰尘、焦油等,使用方便,观察清晰;
[0011]2、本技术观察球第二玻璃部分的设置,利用凸透镜原理使成像放大,便于清
晰得观察锅炉内火焰的燃烧情况,燃料的输送情况、除尘器等;
[0012]3、本技术支架的设置,能够调节支架高度,使球罩与炉体紧密贴合,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观察球的立体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支架的正视图。
[0017]其中:炉体1、观察装置2、观察球21、第一金属部分211、第二金属部分212、第一玻璃部分213、第二玻璃部分214、转动机构22、第一转轴221、第二转轴222、转轴套223、转动手柄224、球罩23、第一观察孔231、第二观察孔232、支架25、人字架251、调节套筒252、轴套支撑杆253、密封环圈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包括炉体1、观察装置2,为了安全考虑,所述观察装置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外壁上,所述炉体1设有用于放置观察装置2的通孔,所述观察装置2包括观察球21、转动机构22、球罩23、垫圈、支架25。
[0020]所述观察球21上设有转动机构22,用于旋转观察球21调整观察角度,所述观察球21外部设有球罩23,所述观察球21与球罩23之间设有垫圈,用于防止观察球21磨损,同时,垫圈还有刮掉观察球21上的灰尘、焦油等杂物的功能。所述球罩23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第一观察孔231和用于人眼部观察的第二观察孔232,为了保持锅炉内部的气密性,第一观察孔231和通孔之间还设有密封环圈26。所述球罩23包括两个合在一起的半球形壳体,所述两个半球形壳体相对端通过四个螺钉固定连接。
[0021]所述观察球21呈空心球体结构,所述观察球21划分成四块区域,即第一金属部分211、第二金属部分212、第一玻璃部分213、第二玻璃部分214,所述第一金属部分211与第二金属部分212关于观察球21球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玻璃部分213与第二玻璃部分214关于观察球21球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玻璃部分213、第二玻璃部分214的面积大于第一金属部分211、第二金属部分212的面积。当观察球21转动时,第一金属部分211、第一玻璃部分213、第二金属部分212、第二玻璃部分214依次交替出现在第二观察孔232内。所述第一玻璃部分213、第二玻璃部分214均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玻璃部分213内侧向内凸出,形成凸透镜。
[0022]观察时,转动观察球21,使第一玻璃部分213旋转至第二观察孔232内能够被人眼观察到的位置,根据凸透镜原理,此时锅炉内部的光线先通过第一玻璃部分213平射,再经过第二玻璃部分214会产生折射,在人眼视网膜呈现放大的像,使人眼更清楚地观察到锅炉
内的燃烧或物料的运动状态。当观察完毕后,将第一金属部分211或第二金属部分212转至第二观察孔232内能够被人眼观察到的位置,尽量减少锅炉内部的灰尘沾附在第一玻璃部分213或第二玻璃部分214。再次观察时,使第一玻璃部分213旋转至第二观察孔232内能够被人眼观察到的位置,在垫圈的刮除灰尘及焦油的作用下,第一玻璃部分213、第二玻璃部分214的外表再次变得清洁,便于观察。
[0023]所述转动机构22包括第一转轴221、第二转轴222,所述第一转轴221、第二转轴222分别焊接在第一金属部分211与第二金属部分212的相交处,所述第一转轴221、第二转轴222远离观察球21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套223,所述第一转轴221远离观察球21的一端延设有转动手柄224;所述转动手柄224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呈“T”形设置,所述横杆用于人手部抓握,所述竖杆远离横杆的一端与第一转轴221远离观察球21的一端焊接成一体,拧动转动手柄224,即可带动观察球21旋转。
[0024]所述转轴套223上设有支架25,所述支架25包括人字架251、调节套筒252、轴套支撑杆253,所述轴套支撑杆253呈圆柱状结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包括炉体(1)、观察装置(2),所述炉体(1)设有用于放置观察装置(2)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装置(2)包括观察球(21),所述观察球(21)上设有转动机构(22),所述观察球(21)外部设有球罩(23),所述观察球(21)与球罩(23)之间设有垫圈,所述球罩(23)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第一观察孔(231)和用于人眼部观察的第二观察孔(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球(21)呈空心球体结构,包括第一金属部分(211)、第二金属部分(212)、第一玻璃部分(213)、第二玻璃部分(214),所述第一金属部分(211)与第二金属部分(212)关于观察球(21)球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玻璃部分(213)与第二玻璃部分(214)关于观察球(21)球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玻璃部分(213)、第二玻璃部分(214)均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玻璃部分(213)内侧向内凸出,形成凸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内窥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谦申浩宇刘帅何万里张旭强崔璨胡兵宋玉玺马四杰郭海钦张润锴徐光辉崔爱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