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58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电源模块、显示屏模块、电表模块、充电模块、第一计费控制单元、第二计费控制单元、网络通信单元;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所述显示屏模块包括显示屏通信接口,所述电表模块包括电表通信接口,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通信接口,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网络通信单元与控制平台通信连接,通过CAN通信线与所述充电通信接口连接,通过RS232通信线与所述显示屏通信接口连接,通过RS485通信线与所述电表通信接口连接,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直流充电桩只需要在原有充电桩基础上增加一块主板,通过四组接线将增加的主板与原充电桩相连即可完成改造,简单易实现。简单易实现。简单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充电桩,属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已经逐步普及,同时直流充电桩也在蓬勃发展,在充电桩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充电桩企业逐步壮大,同时也有很多的桩企/公司陨落。这些陨落的桩企/公司留下的原有充电桩就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这些充电桩无法连接原有平台。对于购买这些充电桩的公司或个人,无法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并收取充电费,服务费,查看充电桩充电订单详情等正常运营活动。
[0003]如果购买这些充电桩的公司或个人需要继续运营这批充电桩,就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其他改造方案需要旧充电桩完整的开发资料,如源码,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通信协议等。开发成本较高,并且并不一定可以找到原有开发资料。并且原有主板接口若没有或不符合4G通信模块的需求,改造方案将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旧充电桩改造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直流充电桩。
[0005]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电源模块、显示屏模块、电表模块、充电模块和第一计费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模块是充电桩的总电源,所述显示屏模块、电表模块、充电模块均与所述第一计费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所述显示屏模块包括显示屏通信接口,所述电表模块包括电表通信接口,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通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桩包括第二计费控制单元和网络通信单元,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网络通信单元与控制平台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通过 CAN通信线与所述充电通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通过RS232通信线与所述显示屏通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通过RS485通信线与所述电表通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
[0007]本技术有益效果:
[0008]本技术的直流充电桩,通过对原有充电桩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实现,在原有充电桩计费控制单元(即第一计费控制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计费控制单元(即第二计费控制单元),通过第二计费控制单元与原有充电桩显示屏模块、电表模块、充电模块建立通信连接,获取充电桩的充电数据、充电电量等信息,第二计费控制单元代替现有计费控制单元通过网络通信单元与控制平台进行数据通信,接收控制平台的指令,再模拟显示屏模块把指令下达给第一计费控制单元。该改进方案只需要在第二计费控制单元与原有充电桩模块之间建立四组接线,做好绝缘即可完成,而无需对原有充电桩内部进行开发,减少了对充电逻辑控制,充电模块驱动,电子锁逻辑控制,交流接触器逻辑控制,屏幕UI界面的开发,
BMS辅助电源、运行灯、警告灯、功率分配继电器等驱动的开发,简单易实现,大幅度降低了开发成本和物料成本,并且对原有充电桩的设备要求也不高,具备显示屏模块和电表模块即可,通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0009]图 1为现有直流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0010]图 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新增主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法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如图1所示是现有直流充电桩的常规结构,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显示屏模块、电表模块、充电模块、第一计费控制单元等模块。电源模块是整个充电桩的总电源,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交直流转换,为其他模块供电。显示屏模块、电表模块、充电模块均与第一计费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显示屏模块通常采用LCD触摸屏,实现人机互动;电表模块用于对充电电量进行计量;充电模块提供充电接口,在第一计费单元的控制下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显示屏模块包括显示屏通信接口,电表模块包括电表通信接口,充电模块包括充电通信接口。现有直流充电桩的结构及充电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0014]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结构示意图,包括前述的电源模块1、显示屏模块2、电表模块3、充电模块4和第一计费控制单元5,所述电源模块1包括电源接口101,所述显示屏模块2包括显示屏通信接口201,所述电表模块3包括电表通信接口301,所述充电模块4包括充电通信接口401,还包括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和网络通信单元7,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所述网络通信单元7与控制平台(图中未示出)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 CAN通信线与所述充电通信接口401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RS232通信线与所述显示屏通信接口201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RS485通信线与所述电表通信接口301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接口101连接。
[001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在现有直流充电桩硬件基础上增加了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和网络通信单元7,为了便于对旧电桩进行改造,还增加了CAN通信接口8、RS232通信接口9、RS485通信接口10、直流电源输入接口11,分别用于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和现有的硬件接口进行连接。
[0016]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网络通信单元7与充电系统的控制平台通信连接,接收控制平台的充电启动/停止命令,并发送实时充电数据、充电电量、充电订单金额、充电订单详情到控制平台。本实施例的网络通信单元7采用现有通用的4G通讯模块即可实现,随着 5G通信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采用5G通讯模块实现。CAN通信接口8,用于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CAN通信线与所述充电通信接口401连接,获取充电桩和充电车辆充电过程中的通信报文,通过解析获取充电数据。RS232通信接口9,用于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RS232通信线与所述显示屏通信接口201连接,获取第一计费控制单元5与显示屏模块2的通信信息,并模拟
显示屏模块2向第一计费控制单元5发送充电启动/停止命令。RS485通信接口10,用于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RS485通信线与所述电表通信接口301连接,获取电表模块3计量的充电电量。直流电源输入接口11,用于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所述电源线连接所述电源接口101,所述电源接口101向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提供12/24V DC+以及DC

输出。
[0017]本技术的直流充电桩,只需要在原有充电桩基础上增加一块如图3所示结构的主板,通过增加四组接线将增加的第二计费控制单元与原充电桩相连即可完成改造,实现控制平台通过4G网络对原有充电桩扫码充电的启停控制, 实时充电数据的监控,充电电量统计,充电订单金额的计算,充电订单的上传等。
[0018]上述四组接线,其中:
[0019]第一组接线为电源线,连接新增主板的直流电源输入接口与原充电桩的12/24V DC+以及DC

输出接口,实现对新增主板的供电。
[0020]第二组接线为RS232通信线,连接新增主板的RS232通信接口与原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充电桩,包括电源模块(1)、显示屏模块(2)、电表模块(3)、充电模块(4)和第一计费控制单元(5),所述电源模块(1)是充电桩的总电源,所述显示屏模块(2)、电表模块(3)、充电模块(4)均与所述第一计费控制单元(5)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包括电源接口(101),所述显示屏模块(2)包括显示屏通信接口(201),所述电表模块(3)包括电表通信接口(301),所述充电模块(4)包括充电通信接口(40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桩包括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和网络通信单元(7),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所述网络通信单元(7)与控制平台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 CAN通信线与所述充电通信接口(401)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RS232通信线与所述显示屏通信接口(201)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RS485通信线与所述电表通信接口(301)连接,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接口(10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CAN通信接口(8),用于所述第二计费控制单元(6)通过所述 CAN通信线获取充电桩和充电车辆充电过程中的通信报文,通过解析获取充电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RS232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炫炫吴友鋆邵佳南李锦鹏孙雷刚翟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