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备中的故障检测装置和充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51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中的故障检测装置,充电设备包括耦合在第一电输入端与第一电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继电器和耦合在第二电输入端与第二电输出端之间的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一检测模块,耦合在第一电输入端与第二电输出端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在开启故障检测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模块,耦合在第二电输入端与第一电输出端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在开启故障检测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开启或关闭故障检测,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判断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是否发生故障以及第一电输出端与第二电输出端之间是否短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检测充电设备的主回路继电器故障和输出端短路。路继电器故障和输出端短路。路继电器故障和输出端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设备中的故障检测装置和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充电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设备中的故障检测装置、包括该故障检测装置的充电设备、以及充电设备的故障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充电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何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充电桩研发和制造商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0003]如图1示出的,在交流充电桩中,需要在供电设备1与供电接口2之间的火线(L线)和零线(N线)上设置高压继电器(或称为接触器),如K1、K2。供电控制装置3控制高压继电器K1、K2的闭合和断开,从而接通和切断高压大电流主回路。高压继电器K1、K2是低压控制电路与高压回路之间的桥梁。它们的工作状态对充电桩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对于电磁式继电器而言,由于其为机械开关式功率元件,因此在高压大电流的工作条件下,在继电器过载或带载切换时容易引起继电器故障,包括触点粘连或触点卡死。触点粘连是指继电器触点呈闭合状态,不能正常断开;触点卡死是指继电器触点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设备中的故障检测装置,所述充电设备包括耦合在第一电输入端与第一电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继电器和耦合在第二电输入端与第二电输出端之间的第二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耦合在所述第一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输出端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在进行故障检测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模块,耦合在所述第二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输出端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在进行故障检测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以及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所述第一电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输出端之间是否短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按照预定时序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并且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串联耦合,并且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使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开启或关闭故障检测;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串联耦合,并且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使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开启或关闭故障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三继电器,其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串联耦合;以及第一半导体元件,其第一极耦合至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控制极耦合至所述控制模块,第二极耦合至地电位,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响应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驱动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或断开,进而使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开启或关闭故障检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四继电器,其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串联耦合;以及第二半导体元件,其第一极耦合至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控制极耦合至所述控制模块,第二极耦合至地电位,其中,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响应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驱动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或断开,进而使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开启或关闭故障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其发光元件耦合在所述第一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输出端之间,受光元件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其中,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苑传友沈岩
申请(专利权)人: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