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340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下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内侧靠近电机上端设有反应釜,所述壳体上侧一端设有药箱,所述壳体上侧另一端设有水箱,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水箱端设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抽水端与水箱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絮凝剂制备技术领域。该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通过在反应釜内部设置搅拌机构,小型水泵通过水管将水箱中抽出的清水排入搅拌柱内端,位于搅拌柱内端的清水顺着搅拌柱流下,并从喷洒环侧面圆孔排出,清水与反应釜中的絮凝剂颗粒混合,搅拌叶对絮凝剂混合物进行搅拌,促进絮凝剂的制成。促进絮凝剂的制成。促进絮凝剂的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絮凝剂制备
,具体为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絮凝剂是一种可以使带有正电性的基团和水中带有负电性的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颗粒相互靠近,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的药剂。
[0003]现有的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在投料过程中,无法对絮凝剂制备药剂的投放量进行控制,同时现有反应釜中絮凝剂混合物搅拌机构的运行和电控的排料阀均需要精准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容易出现故障,并且无法定量排出反应釜,从而影响絮凝剂的最终成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解决了无法对絮凝剂制备药剂的投放量进行控制,且设置精准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容易出现故障,无法定量排出反应釜,影响絮凝剂的最终成品等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下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内侧靠近电机上端设有反应釜,所述壳体上侧一端设有药箱,所述壳体上侧另一端设有水箱,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水箱端设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抽水端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小型水泵排水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壳体靠近水管下端设有第一皮带轮组件,所述水管下端与第一皮带轮组件连接,所述壳体内靠近反应釜上端设有第二皮带轮组件,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与第二皮带轮组件连接,所述反应釜侧面下端连接有排放机构,所述排放机构下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反应釜滑动连接,所述药箱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第一皮带轮组件连接,所述反应釜中端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下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底座靠近反应釜下端设有收纳箱。
[0006]优选的,所述排放机构由主动转盘、从动槽轮、转盘构成,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下端通过转轴与主动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侧面与从动槽轮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盘与从动槽轮相咬合,所述从动槽轮下侧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下端边缘与挡板转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反应釜靠近挡板端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下端与收纳箱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靠近搅拌机构上下端均设有上下贯通的圆槽。
[0008]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柱、搅拌叶、喷洒环构成,所述搅拌柱底端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柱顶端与水管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柱靠近反应釜内端与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柱靠近搅拌叶端与喷洒环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搅拌柱与反应釜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叶从反应釜内底端至水管下端为中空段,所述喷洒环侧面设有连通搅拌柱内端的圆孔。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靠近进料管端转动连接有挡药板,所述挡药板远离
第一皮带轮组件端与进料管滑动连接,所述挡药板靠近进料管内端设有挡块。
[0011]优选地,所述进料管靠近挡药板端设有两侧贯通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设有耐磨垫圈,所述挡药板滑动连接在方形槽内。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通过在反应釜内部设置搅拌机构,小型水泵通过水管将水箱中抽出的清水排入搅拌柱内端,位于搅拌柱内端的清水顺着搅拌柱流下,并从喷洒环侧面圆孔排出,清水与反应釜中的絮凝剂颗粒混合,搅拌叶对絮凝剂混合物进行搅拌,促进絮凝剂的制成。
[0015](2)、该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通过在反应釜外端设置排放机构,第二皮带轮组件为主动转盘提供动力,主动转盘带动从动槽轮做间歇性周期旋转,从动槽轮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挡板沿水平方向做周期性往复运动,使反应釜中的絮凝剂混合物得到充分的搅拌,并将反应釜中制备完毕的絮凝剂定量排出,从而得到品质良好的絮凝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内部排放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内部搅拌机构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收纳箱;3、支撑杆;4、壳体;5、电机;6、反应釜;7、药箱;8、水箱;9、小型水泵;10、水管;11、第一皮带轮组件;12、进料管;13、第二皮带轮组件;14、排放机构;141、主动转盘;142、从动槽轮;143、转盘;15、挡板;16、搅拌机构;161、搅拌柱;162、搅拌叶;163、喷洒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4,壳体4下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壳体4内侧靠近电机5上端设有反应釜6,壳体4上侧一端设有药箱7,壳体4上侧另一端设有水箱8,壳体4内部靠近水箱8端设有小型水泵9,小型水泵9抽水端与水箱8固定连接,小型水泵9排水端固定连接有水管10,壳体4靠近水管10下端设有第一皮带轮组件11,水管10下端与第一皮带轮组件11连接,壳体4内靠近反应釜6上端设有第二皮带轮组件13,第一皮带轮组件11与第二皮带轮组件13连接,反应釜6侧面下端连接有排放机构14。
[0022]排放机构14下端连接有挡板15,排放机构14由主动转盘141、从动槽轮142、转盘143构成,第二皮带轮组件13下端通过转轴与主动转盘141固定连接,反应釜6侧面与从动槽轮142转动连接,主动转盘141与从动槽轮142相咬合,从动槽轮142下侧与转盘143固定连
接,转盘143下端边缘与挡板15转动连接,第二皮带轮组件13为主动转盘141提供动力,主动转盘141带动从动槽轮142做间歇性周期旋转,从动槽轮142带动转盘143转动,转盘143带动挡板15沿水平方向做周期性往复运动,从而方便反应釜6中制备完毕的絮凝剂排出,反应釜6靠近挡板15端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下端与收纳箱2固定连接,反应釜6靠近搅拌机构16上下端均设有上下贯通的圆槽,该设置方便收纳箱2对反应釜6中排出的絮凝剂进行回收。
[0023]挡板15与反应釜6滑动连接,药箱7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进料管12与第一皮带轮组件11连接,第一皮带轮组件11靠近进料管12端转动连接有挡药板,挡药板远离第一皮带轮组件11端与进料管12滑动连接,挡药板靠近进料管12内端设有挡块,挡药板沿在第一皮带轮组件11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药箱7内絮凝剂制备颗粒均匀排出,进料管12靠近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下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壳体(4)内侧靠近电机(5)上端设有反应釜(6),所述壳体(4)上侧一端设有药箱(7),所述壳体(4)上侧另一端设有水箱(8),所述壳体(4)内部靠近水箱(8)端设有小型水泵(9),所述小型水泵(9)抽水端与水箱(8)固定连接,所述小型水泵(9)排水端固定连接有水管(10),所述壳体(4)靠近水管(10)下端设有第一皮带轮组件(11),所述水管(10)下端与第一皮带轮组件(11)连接,所述壳体(4)内靠近反应釜(6)上端设有第二皮带轮组件(13),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11)与第二皮带轮组件(13)连接,所述反应釜(6)侧面下端连接有排放机构(14),所述排放机构(14)下端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与反应釜(6)滑动连接,所述药箱(7)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与第一皮带轮组件(11)连接,所述反应釜(6)中端连接有搅拌机构(16),所述搅拌机构(16)下端与电机(5)输出端连接,所述底座(1)靠近反应釜(6)下端设有收纳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机构(14)由主动转盘(141)、从动槽轮(142)、转盘(143)构成,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13)下端通过转轴与主动转盘(141)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6)侧面与从动槽轮(142)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盘(141)与从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上业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金盛隆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