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喂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29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喂奶装置,包括:车体、挡板、卡杆、液压杆、液压泵、第一控制器、放置盒、接盒板、放置槽;所述车体连接有驱动装置,车体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车体上;车体相对侧壁上活动连接有卡杆,卡杆与液压杆连接,液压杆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与第一控制器连接;车体侧壁设置有放置盒,放置盒顶部活动连接盒板,盒板锁扣结构连接在放置盒上,放置盒一侧壁上部开有管口;放置盒处的车体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设置为顶部开口结构,放置槽两侧设置有U型板。便于进行移动喂奶。进行移动喂奶。进行移动喂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喂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喂奶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喂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牛为哺乳动物,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丝粒融合)改变染色体数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种类为家畜(包含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体型粗壮,部分公牛头部长有一对角。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
[0003]幼牛出生后需要进行吸奶,满足奶牛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人工进行喂奶操作,费时费力工人劳动量大,因此,提供一种移动喂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喂奶装置,解决人工进行喂奶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移动喂奶装置,包括:车体、挡板、卡杆、液压杆、液压泵、第一控制器、放置盒、接盒板、放置槽;
[0007]所述车体连接有驱动装置,车体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车体上;
[0008]车体相对侧壁上活动连接有卡杆,卡杆与液压杆连接,液压杆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与第一控制器连接;
[0009]车体侧壁设置有放置盒,放置盒顶部活动连接盒板,盒板锁扣结构连接在放置盒上,放置盒一侧壁上部开有管口;
[0010]放置盒处的车体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设置为顶部开口结构,放置槽两侧设置有U型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上放置有奶箱,奶箱顶部开有进料管,进料管顶部管接有管盖,管盖上设置有管口,管盖的管口处设置有奶管,奶管一端设置在奶箱内,奶管一端连通设置有吸奶球,吸奶球设置为中空的球形网板结构,奶管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泵、第一控制阀。
[0012]进一步的;所述奶箱侧壁下部连接有排出管,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13]进一步的;所述奶箱侧壁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进水管上设置第三控制阀。
[0014]进一步的;所述奶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第二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卡杆侧壁上和车体内部底部均设置有缓冲层。
[0016]进一步的;所述奶箱侧壁上设置有隔热层。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8]1、挡板运动,奶箱放置在车体上,放置后挡板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车体上,液压杆连接的卡杆运动,便于卡杆将奶箱固定在体上,奶箱连接的奶管为软管材料,奶管一端床通过U型板与放置槽间的区域内延伸设置,人工拿住着奶管,便于对有幼牛进行喂奶;当不进行喂奶时,奶管放置在放置槽内,奶管一端通过放置盒一侧壁上开有的管口放置在放置盒内,便于不进行喂奶时,对奶管一端清洁后放置,减少环境的污染。
[0019]2、车体上放置的奶箱,便于储存奶,奶箱的奶通过吸奶球、奶管、驱动泵的作用,便于奶的输出且进行喂奶,吸奶球的设置,便于吸奶球放置在奶箱下部,便于奶箱内的奶输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放置盒的侧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车体的侧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奶箱的侧视图。
[0025]图中:车体1、挡板2、卡杆3、液压杆4、液压泵5、第一控制器6、放置盒7、接盒板8、放置槽9、奶箱10、进料管11、管盖12、奶管13、吸奶球14、驱动泵15、第一控制阀16、排出管17、第二控制阀18、进水管19、出水管20、雾化喷头21、第三控制阀22、液位传感器23、第二控制器24、报警器25、U型板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

5所示,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移动喂奶装置,包括:车体1、挡板2、卡杆3、液压杆4、液压泵5、第一控制器6、放置盒7、接盒板8、放置槽9;
[0029]车体1连接有驱动装置,车体1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2,挡板2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车体1上;
[0030]车体1相对侧壁上活动连接有卡杆3,卡杆3与液压杆4连接,液压杆4与液压泵5连接,液压泵5与第一控制器6连接;
[0031]车体1侧壁设置有放置盒7,放置盒7顶部活动连接盒板8,盒板8锁扣结构连接在放置盒7上,放置盒7一侧壁上部开有管口;
[0032]放置盒7处的车体1设置有放置槽9,放置槽9设置为顶部开口结构,放置槽9两侧设置有U型板26;挡板2运动,奶箱10放置在车体1上,放置后挡板2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车体1上,液压杆4连接的卡杆3运动,便于卡杆3将奶箱10固定在体1上,奶箱10连接的奶管13为软管材料,奶管13一端床通过U型板26与放置槽9间的区域内延伸设置,人工拿住着奶管13,便于对有幼牛进行喂奶;当不进行喂奶时,奶管13放置在放置槽9内,奶管13一端通过放置盒7一侧壁上开有的管口放置在放置盒7内,便于不进行喂奶时,对奶管13一端清洁后放置,减
少环境的污染; 车体1和驱动装置的设置,便于根据需要进行移动。
[0033]实施例2:
[00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车体1上放置有奶箱10,奶箱10顶部开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顶部管接有管盖12,管盖12上设置有管口,管盖12的管口处设置有奶管13,奶管13一端设置在奶箱10内,奶管13一端连通设置有吸奶球14,吸奶球14设置为中空的球形网板结构,奶管13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泵15、第一控制阀16;车体1上放置的奶箱10,便于储存奶,奶箱10的奶通过吸奶球14、奶管13、驱动泵15的作用,便于奶的输出且进行喂奶,吸奶球14的设置,便于吸奶球14放置在奶箱10下部,便于奶箱10内的奶输出。
[0035]实施例3:
[0036]在实施例1

2的基础上,奶箱10侧壁下部连接有排出管17,排出管17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8;内不能使用的奶或者清洁奶箱10内的水可以通过排出管17排出。
[0037]实施例4:
[0038]在实施例1

3的基础上,奶箱10侧壁连接有进水管19,进水管19连接有出水管20,出水管20上设置有雾化喷头21,进水管19上设置第三控制阀22;奶箱10内定期需要进行清洗,外部的水通过进水管19、出水管20、雾化喷头21进行喷洗。
[0039]实施例5:
[0040]在实施例1

4的基础上,奶箱10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3,液位传感器23与第二控制器24连接,第二控制器24与报警器25连接;液位传感器23的设置,便于监控奶箱10内的液位。
[0041]实施例6:
[0042]在实施例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喂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挡板(2)、卡杆(3)、液压杆(4)、液压泵(5)、第一控制器(6)、放置盒(7)、接盒板(8)、放置槽(9);所述车体(1)连接有驱动装置,车体(1)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2),挡板(2)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车体(1)上;车体(1)相对侧壁上活动连接有卡杆(3),卡杆(3)与液压杆(4)连接,液压杆(4)与液压泵(5)连接,液压泵(5)与第一控制器(6)连接;车体(1)侧壁设置有放置盒(7),放置盒(7)顶部活动连接盒板(8),盒板(8)锁扣结构连接在放置盒(7)上,放置盒(7)一侧壁上部开有管口;放置盒(7)处的车体(1)设置有放置槽(9),放置槽(9)设置为顶部开口结构,放置槽(9)两侧设置有U型板(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喂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放置有奶箱(10),奶箱(10)顶部开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顶部管接有管盖(12),管盖(12)上设置有管口,管盖(12)的管口处设置有奶管(13),奶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托梅银财焦浩鹏谭玉笛吕姗毛慧君杨灿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新希望雪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