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良玉专利>正文

坐姿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25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坐姿矫正器,包括:姿态矫正件;底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紧锁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姿态矫正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活动通孔和与所述活动通孔垂直连通的转动孔,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所述活动通孔可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姿态矫正件之间;所述紧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紧锁部和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紧锁部锁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实现所述第二夹持件锁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一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坐姿矫正器的具体结构,解决了传统坐姿矫正器稳固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坐姿矫正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办公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坐姿矫正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伏案学习、伏案办公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人体而言,长时间处于不正确的坐姿下,会给颈椎、腰椎、脊椎以及视力等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影响。因此,一种矫正人体坐姿的坐姿矫正器的出现势在必行。
[0003]坐姿矫正器一般包括两部分,上部分结构为限位使用者的坐姿姿势;下部分结构为底座,用于与桌面固定。相关技术中,底座一般通过夹持的方式夹持于桌面上,但由于位于底座上的部分结构长时间受力,使得底座受力大,其夹持部位易松动、稳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坐姿矫正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坐姿矫正器稳固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坐姿矫正器,包括:
[0006]姿态矫正件,用于保持人体和桌面的相对位置;
[0007]底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紧锁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姿态矫正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活动通孔和与所述活动通孔垂直连通的转动孔,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所述活动通孔可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姿态矫正件之间;所述紧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紧锁部和控制件,所述紧锁部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且容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内,所述控制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露出所述第二夹持件;
[0008]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紧锁部锁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实现所述第二夹持件锁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一连接件。
[0009]可选地,所述紧锁部包括连接套件、抵接件和弹性件;
[0010]所述连接套件具有用于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活动套孔;
[0011]所述抵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件,所述抵接件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活动套孔的方向移动,以减小或者增大所述活动套孔的尺寸;
[0012]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的内壁;
[0013]所述控制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件;所述控制件具有紧锁位置和松开位置,在所述紧锁位置时,所述控制件抵推所述抵接件,以使所述抵接件抵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松开位置时,所述控制件和所述抵接件之间存在松动距离,所述弹性件抵推所述抵接件以使所述抵接件朝远离所述活动套孔的方向移动。
[0014]可选地,所述连接套件呈U型设置,所述连接套件包括U型套段和两沿所述U型套段
两端延伸的滑动段,所述滑动段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水平方向延伸,两所述滑槽相向设置,所述抵接件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凸;
[0015]所述控制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段。
[0016]可选地,所述滑动段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控制件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紧锁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顺次穿过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及所述第一铰接孔,以将所述控制件铰接于所述连接套件。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凸条,所述第一限位凸条沿垂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件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凸条,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凸条设于所述抵接件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限凸条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凸条齿合适配。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姿态矫正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垂直连接的短边连接段和长边连接段,所述短边连接段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以连接紧固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长边连接段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二连接孔,以连接紧固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姿态矫正件;
[0019]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紧锁组件均可活动连接于所述长边连接段。
[0020]可选地,所述短边连接段上设有短边连接孔,所述短边连接孔沿所述长边连接段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夹持件设有与所述短边连接孔相对设置的短边紧固孔,所述短边紧固孔设于所述第一夹持件远离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侧,所述底座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顺次穿过所述短边紧固孔、穿入所述短边连接孔,以连接紧固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
[0021]可选地,所述长边连接件上设有长边连接孔,所述长边连接孔沿垂直所述长边连接段的轴向延伸,所述姿态矫正件上设有与所述长边连接孔相对设置的长边紧固孔,所述长边紧固孔设于所述姿态矫正件的侧壁,所述坐姿矫正器还包括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顺次穿过所述长边紧固孔、穿入所述长边连接孔,以连接紧固所述姿态矫正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技术中,通过设置姿态矫正件,以限制人的坐姿,避免出现含胸弓背等不良坐姿影响人体健康。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以连接紧固底座机构和姿态矫正件。通过设置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以实现坐姿矫正器与桌面的夹持、固定,从而实现姿态矫正件相对桌面的位置的固定。通过设置紧锁组件以锁紧固定紧锁组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位置,从而紧锁固定连接于紧锁组件外侧的第二夹持件与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底座机构的夹持部位出现松动,有效提高了底座机构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坐姿矫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底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底座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紧锁组件的剖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100姿态矫正件231活动通孔200底座机构232转动孔210第一连接件240紧锁组件211第一限位凸条241紧锁部212短边连接段2411连接套件213长边连接段2412抵接件2121短边连接孔2413弹性件2131长边连接孔2414第二限位凸条220第一夹持件242控制件221第一连接孔243第二连接件230第二夹持件
ꢀꢀ
[003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坐姿矫正器,包括:
[0034]姿态矫正件100,用于保持人体和桌面的相对位置;
[0035]底座机构200,包括第一连接件210、第一夹持件220、第二夹持件230及紧锁组件240;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姿态矫正件,用于保持人体和桌面的相对位置;底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紧锁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姿态矫正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活动通孔和与所述活动通孔垂直连通的转动孔,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所述活动通孔可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姿态矫正件之间;所述紧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紧锁部和控制件,所述紧锁部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且容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内,所述控制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露出所述第二夹持件;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紧锁部锁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实现所述第二夹持件锁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一连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锁部包括连接套件、抵接件和弹性件;所述连接套件具有用于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活动套孔;所述抵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件,所述抵接件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活动套孔的方向移动,以减小或者增大所述活动套孔的尺寸;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一侧的内壁;所述控制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套件;所述控制件具有紧锁位置和松开位置,在所述紧锁位置时,所述控制件抵推所述抵接件,以使所述抵接件抵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松开位置时,所述控制件和所述抵接件之间存在松动距离,所述弹性件抵推所述抵接件以使所述抵接件朝远离所述活动套孔的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件呈U型设置,所述连接套件包括U型套段和两沿所述U型套段两端延伸的滑动段,所述滑动段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水平方向延伸,两所述滑槽相向设置,所述抵接件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凸;所述控制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良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