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025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包括模组框,所述模组框内底部嵌装固定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扩散片,所述上棱镜片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扩散片,所述LED安装基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模块,所述下扩散片上开设有与散热模块对应的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一嵌入槽的上端与第二嵌入槽的下端连通,所述散热模块的一端插接于第二嵌入槽内,且散热模块的另一端贯穿模组框的侧壁,所述散热模块的下端与发光组件的上端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光组件和散热模组均采用开槽嵌入式的设计,采用多种卡接结构取代螺丝固定,减小了模组体积,使背光模板实现轻薄化。使背光模板实现轻薄化。使背光模板实现轻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技术越来越成熟,电视也从传统的显像管到现在的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是被动发光的显示屏,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应液晶显示器轻薄化,节能化,广色域的发展趋势,背光模组的光源也由传统的CCFL向LED发展。现在市场越来越趋势低成本,防蓝光,薄型化,轻量化,通过减少膜材数量,能有效降低产品重量,同时也降低背光材料成本。
[0003]目前的LED背光模组大部分是直下式LED背光模组,这种背光模组往往较厚且不便于LED散热,组装也较为困难;虽然目前有部分侧部式LED背光模组减少了整体模组厚度,但现有的侧部式背光模组大多采用螺丝将LED灯与导光板固定,这种方式不仅体积较大,不利于模组的轻薄化,且组装较为复杂,螺丝容易对光学零件造成划伤,并且其散热模组也采用拼接组装于LED灯的侧部,进一步扩大了模组体积,导致背光模组整体难以轻薄化,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包括模组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框(1)内底部嵌装固定有反射片(2),所述反射片(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光板(3),所述导光板(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扩散片(4),所述下扩散片(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棱镜片(5),所述下棱镜片(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棱镜片(6),所述上棱镜片(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扩散片(7),所述上扩散片(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封闭胶圈(8);所述模组框(1)的侧壁上卡接固定有LED安装基块(9),所述LED安装基块(9)上远离模组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发光组件(10),所述导光板(3)上开设有与发光组件(10)对应的第一嵌入槽,所述发光组件(10)插接于第一嵌入槽内,所述LED安装基块(9)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模块(11),所述下扩散片(4)上开设有与散热模块(11)对应的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一嵌入槽的上端与第二嵌入槽的下端连通,所述散热模块(11)的一端插接于第二嵌入槽内,且散热模块(11)的另一端贯穿模组框(1)的侧壁,所述散热模块(11)的下端与发光组件(10)的上端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安装基块(9)上远离模组框(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固插块(12),所述反射片(2)上开设有与卡固插块(12)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固插块(12)插接固定于卡接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插块(1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凸条(13),所述卡接槽的下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定位凸条(13)插接于导向槽内,所述定位凸条(13)设置为弹性橡胶定位凸条(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轻薄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插块(1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阻光隔片(14),所述阻光隔片(14)位于发光组件(10)的正下方,所述阻光隔片(14)的一端与LED安装基块(9)贴合,且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王坤蒋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纪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